《道林·格雷的画像》读后感_900字
《道林·格雷的画像》读后感900字
丑陋的恐惧
“他形容枯槁,满脸皱纹,面目可憎。直到看了死者手上的戒指,他们才认出是谁。”
王尔德诠释了一种新的小说表现形式,他将艺术嵌入了语言,环境,人物,情节里,我们无法用常规的小说分析去解读,字里行间皆是艺术。王尔德的童话和小说都在一种华贵的幽默,高姿态的讥讽中宣泄着上流社会的麻木与肮脏。巴尔扎克是血淋淋的披露现实,托尔斯泰是揭示人性的弱点与复杂,而王尔德却反其道直击自我,批判人性最肮脏、最难堪的层面,用极致的艺术美感去表现这些丑陋的东西。
道林其实从一开始也就是一个虚壳,呆在画家的画室里了无生趣,沉闷,漂亮的外表下也是普通人的欲望,而亨利只是将他的欲望拉出来,暴露,陈列,晒干,毁灭。说是受亨利的影响,将他带入覆灭的罪恶,但实则是他沉浸在上流社会的虚假里,深深麻木到扭曲,最后失控。或是一开始是有神性的美好,但逐渐从人性堕落到了最原始的兽性,美丽不腐化的外表更是显得可怕、狰狞。最后将刀子刺向画中,想摆脱画的控制,杀掉画家以摆脱将他带入罪恶的源头,最后他形容枯槁,过渡消耗的青春,丑陋的展示给那些对他嗤之以鼻的人。而画作得到了永恒,也是最后对自己的救赎,将艺术美、悲剧美达到了永恒。如果他真的最后一刻醒悟,那他就和西比文一样为艺术的悲情美献身。但他更多的只是逃避。
而亨利虽是满嘴批古反现、标新立异的荒唐言,但他就像大多数上流社会的人一样,遵守着博取眼球的规则,高明的在道林身上实验,虽然最后他老了,而道林仍旧保持二十岁的容貌,但他还是很坦然的接受,只是像个普通人感慨,除去满口标新立异的话,他灌输给或者随便说说的“真理”并不是每条都践行,而道林却当了真,因为他只是需要个恶和纵欲的借口。道林就是一个虚壳,结尾有力、不拖泥带水的直接摆在读者眼前的是一个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结局。前一秒还满脸青春可爱的“少年”,下一秒像个百岁老人给读者造成的惊愕与反差是强大的,发人深省的。
每个人都害怕面对形容枯槁,满脸皱纹的时候,接受衰老、死亡需要很长的心理过程。就像川端康成的《睡美人》一样,书中的老者对死亡的恐惧,不能坦然接受的惶恐,对生命悄然而逝的茫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