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正文

《寒夜》读后感_900字

2019-09-18 01:01:37 读后感

《寒夜》读后感900字

带着满心的愤怒和悲哀读完了整本书。
可能中文系真的会把女人变的更加感性,更加民主。树生对文宣是有爱的,她爱的深沉,她可以不要名分地和他生活在一起十多年,她可以为他生育后代,她甚至可以为了他忍受汪母的恶语相向。在去兰州之前,树生是有过犹豫的,她说过只要文宣可以挽留她,她就会留下,可是文宣并没有这么做,她一次次的让步给自己带来了一次又一次的痛苦。很多人说树生是个自私的人,为了自己的自由而抛弃孩子,诚然,她是个不称职的母亲,或许以前我也会有和大多数人同样的看法,但是现在我觉得能够理解她,我不是一个母亲,我不能做到感同身受,但是现在一个女性的角度,我真的理解她在压抑了很久时候的释放,那种为了自己的幸福和自由而努力时的不顾一切和洒脱。你不该一味妥协和压抑地活,女人的时间太短了……
对于文宣,我是抱有同情式的厌恶,可以说厌恶远大于同情。作为一个男人一味的“忍让”,以一个弱者的姿态在乞讨爱,一旦别人离开了自己就感觉全世界都对不起自己,这种表现在我看来无非就是懦弱的表现。他只看到了树生离开后他自己的悲痛,却不曾看到过树生在时他给树生带来的悲痛。他总觉得自己为了这段感情付出了太多,隐忍了太多,但是恰恰是这种隐忍才最伤人。总给自己贴什么善良和孝顺或者老好人的标签,殊不知以爱之名去伤害别人才最让人恶心。你的境遇是时代的悲剧,但是活在这个时代里的不止你一个人,生活很苦,不只有你一个人壮烈!
汪文宣和曾树生式的爱情悲剧是他们双方和汪母共同造成的,也是万恶的旧社会的产物。在那种时代背景下人们追求自由而不能,渴望幸福而不得,人们有的是满心的压抑,每一天都是压抑的。
巴金说他要让蒋介石看到在他的统治下社会是个什么样子,安排文宣在抗战胜利的那一天死去是极具讽刺意味的,举国狂欢然而抗战胜利并不能解救他们,“快乐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才疏学浅,不想过多提升主旨,这本书是真正的寒夜,刺骨的寒冷,读完以后压抑,压抑,还是压抑……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