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正文

《月亮和六便士》读后感_1000字

2019-08-08 03:22:27 读后感

《月亮和六便士》读后感1000字

斯特里克兰原本过着优越的生活,他有稳定可观的收入,有漂亮聪明的妻子和儿女,住在带佣人的豪华公寓。他家里经常举办宴会,来往不是达官显贵就是文人艺术家。这样一位跻身上层社会的成功人士,却在中年时抛下了一切。
斯特里克兰从离开伦敦后,就从来不为生活操心,再也不追求任何物质,他做事不是为了赚钱,只是为了维持身体生存的最低要求,对于吃什么、住哪里,他毫不在意。他活着的唯一目的,就是去追求更高灵魂的境界,而这种境界,肉体显然无法承载,他就用画板为载体,去描绘出极度自由、纯净的灵魂。在巴黎时,他在旅馆中宁愿饿死,也不肯卖一幅画。他不仅仅是拒绝物质,他极度唾弃一切和人性有关的事物,比如友情、亲情、爱情,他觉得他是在追求每个人身上都有的神性,如果神行走在人世间,是他这副样子,我毫不意外。
开始,我认为月亮是理想,便士是现实,毛姆在描写二者的区别。
现在,我认为,毛姆是写一部,一个本来是便士的人,觉醒后发现自己是月亮,他活在便士的世界中,一步步冲破这个世界的束缚,回到本属于他的天空中。在这个过种中,周围的便士们,奇怪的看着这个披着便士外衣的月亮,一点点的脱掉衣服,不解、迷惑、恐惧、反感、向往、敬畏,各种感觉由此产生。
人的自由意志想摆脱身体的束缚,就像两个物种在博斗。一方是几十万年自然之力进化来的身体和本能,另一方像是偶然诞生更像是强行寄居于此身体的自由意志。两方都想做主人,大多数时间都在进行着拉锯战,这方面前者占着天然的优势。
对我们大多数人而言,我们即想要抓住手中的便士,也时不时想遥望天空中的月亮。我们心中总有对理想的向往和追求梦想的念头,但总不能割舍眼前的稳定而舒适的生活。
斯特里克兰在活着时为世人所不容,视其为疯子、流氓、流浪汉;死后其画作被视为天才之作大受追捧。同样一个人,为何生前身后在世人眼中天壤之别?我想,我们都是灵魂被禁锢在肉体中的凡人,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有的人不甘被困欲冲破牢笼领略笼外的时空。这样的人在打破桎梏后怎么看待身处笼中的人们不得而知,像斯特里克兰不屑与人交流甚或不视人为同类;而身在笼中的人们思想亦被锁在这方天地,以这样的认知无法理解斯特里克兰这样打破界限的行为,因为他们并不认为有所谓的桎梏,只能视斯特里克兰为魔为怪。勘破人生后是回过身普渡众生还是超然物外不入红尘,哪个为真哪个为假?我也只是远远的往那看到一角,不敢妄言。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