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的力量(新版)》读后感_1400字
《习惯的力量(新版)》读后感1400字
读之前在想,这本书大概就是讲培养一个好习惯的重要性。读到后面才发现,坏习惯的养成是不知不觉的而且一旦习惯后果很严重。
和《自制力》一样,这本书最后也有使用手册。使用手册反复提到的只有一个框架:
理解框架:
· 找出惯常行为
· 用各种奖赏进行试验
· 将暗示隔离出来
· 制订计划
以下为全书笔记:
1.习惯疗法:用习惯改变自己
研究人员开始检查她大脑的图像时,他们发现旧习惯在大脑中形成的神经模式完全被新模式取代。研究人员依然能看见以前行为引发的神经活动,但这些神经脉冲在大量的新脉冲面前显得微不足道。丽莎的习惯改变了,她的大脑也发生了变化。
我们每天做出的大部分选择似乎都是精心考虑的决策结果,其实不然。这些选择都是习惯的结果。
杜克大学2006年发布的研究报告表明,人每天有40%的行为并不是真正由决定促成的,而是出于习惯。
2.个体习惯:主要是生活学习习惯的培养
问题是你的大脑无法分别好习惯和坏习惯,所以如果你有一个习惯,那么这个习惯会一直蛰伏在你的大脑内,等待正确的暗示和奖品的出现。”
习惯是这样产生的:把暗示、惯常行为和奖赏拼在一起,然后培养一种渴求来驱动这一回路。
3.有趣的一些发现(好习惯的大作用)
通常来说,做运动的人会吃得更香,工作更有效率。他们更少吸烟,对同事和家人更有耐心。而且更少使用信用卡,压力也更小。
经常一起吃饭的家庭的孩子,更擅长做功课,学业成绩和情绪控制力更好,更有自信心。每天早上整理床铺,与更高的工作效率、更强的幸福感以及控制预算能力有关。事实上,并不是家庭一起用餐或者整齐的床铺带来好成绩或理智的开支,而是这些基本的变化会引起连锁反应,带动其他好习惯形成。
意志力水平较高的学生在学习中会获得更高的成绩,在择校方面具有更高的优势。他们通常不会缺课,会花更多时间来做功课、更少的时间看电视。“相较于那些易冲动的同龄人,自律性强的青年人在学习表现变量上会获得高分。”研究员记录道,“相比于智商,自律性能更好地预测学生的学习表现。经过一学年的学习,哪位学生的成绩会有提高,通过自律性可以预测出结果,而智商就达不到这一点……相比于智商,自律性会对学生的学习表现有更大的影响。”
研究还表明,提升意志力来帮助学生的最佳途径,就是把锻炼意志力培养成一种习惯。“有的时候自制力强的人看上去工作并不努力,但实际上他们已经把意志力变成了一种自发意识,”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研究员,安吉拉·杜科蒙解释道,“已经不用去刻意激发他们的意志力了。”
如果你过早地在写邮件或者填写复杂单调的费用表等乏味的工作中耗尽了你的意志力,你回家的时候就会感到筋疲力尽。”
4.社会习惯
一旦习惯形成,他们在精神上就可以自给自足。人们笃信基督并不是因为你让他们去信,而是因为他们自己本身的原因。”
这一部分还讲了习惯在宗教以及梦游中发挥的作用,很有趣。(也很可怕)
但是总体来说,梦游者不会做一些会对自己或他人造成伤害的事。就是睡着了,他们还是有避开危险的本能。
夜惊症发作的人会从屋顶上跳下来,因为他们以为自己在逃避攻击者。他们会杀害自己的孩子,因为他们以为自己在与野兽对抗。
5.总结
用亚里士多德的话结尾吧:
他说:“习惯至上。他说不假思索就发生的行为是最真实自我的表现,所以就像要播种之前必须犁地,如果学生对事物的好恶要有正确的认识,那么就得养成好的习惯。”
感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