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正文

《失踪的孩子》读后感_1100字

2019-08-11 04:50:01 读后感

《失踪的孩子》读后感1100字

漫无目的的智慧
四本书读完,我担心《我的天才女友》(“那不勒斯四部曲”)可能会在我脑袋中回荡很久,为了免除后患,我现在就把余音从脑袋里搬到电脑上。 我有一种愤怒,因为我不想让这个故事就这么完了。当我发现作者跟我一样不知道如何结尾,而读书的过程中我却一直以为她会比我高明时,我就怒了。这种愤怒跟书中的莉拉一样,我们可以不认真活着或浪费才华,但作者不行,她如此努力,鲜衣怒马地活着,她欠我们大家一个精彩结尾。
这是一部说简单不能再简单的故事了,两个塑料友谊花的一生。
但说复杂,也非常复杂,跨越50年意大利历史,跨越多个阶级,多个城市,多个文化,甚至跨越多个男人,以及跨越多个出身不同的N辈人的阅历;
说宏伟,也可以,刻画动荡时代,战争、地震、多党派;
说细节,从音容笑貌,望闻问切,声香色味触法,每个人物关键成长期中的特写与群像,更赞。
就是一个烂尾!一个看似留白作意,其实很让我搓火的结尾。
小说中的莱侬到最后也看不透那个出出进进她大半生的好友莉拉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女人,为什么活着,她到底心中爱的是谁。世界上大部分人是通过爱自己而关心这个世界的,比如我们希望自己更优秀,所以我们试试碰碰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学问;我们希望被爱抚,所以我们健身打扮社交;我们期待自己更有力量,所以我们影响/控制爱侣、孩子的人生。
然而,世上就是有莉拉这样的人,她对自己不感兴趣,她对这个世界感兴趣,对任何她想弄懂的人和物,她都有一种“漫无目的的智慧”,搞懂了就放下了。她喜欢看书,看到书中足够多的人生故事与地方人情,她就不稀罕扮演自己的人生给任何观众看了,也没兴趣去世界任何地方。 她喜欢新技术,等研究透了,她就放下所有技能,开始“浪费时间”度日。她唯一感兴趣的人是尼诺,也就那么一小段时间,她把自己扔入爱火,之后烧的形如干尸一般,就无所谓活着或者不活了。她喜欢创造,也许蒂娜是她唯一创造,当产品丢失了,她的创造力也就跟着死了。 她对人生“过于聪明的无知”,导致一身天赋却总过不上好日子。因为,在她眼中,这个人生没什么值得过的。 她有才华,没快乐。她有智慧,没目的。她有家人,没有爱。
莱侬则不然,活色生香,长袖善舞,忍辱负重,一辈子当几辈子那样活着,似乎很值得。她从儿时的一无所有,到最后应有尽有。最难得的是,她经历获得,也经得起失去。
作品伟大在于:看似完全不同的两个女人的一生,如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相互依存着,缓缓绽放消失在一座城市的历史背景中。也许人生的意义就是在于你保留着别人活过的痕迹,你记得她第一发怒,崩溃,狂喜,被爱与被抛弃的样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