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正文

《白夜行》读后感_1500字

2019-08-21 14:34:06 读后感

《白夜行》读后感1500字

有很多人认为亮司一直付出的太多,得到的太少,最后他为了雪穗自尽,而雪穗转身离去,不曾回头。但我想,亮司守护的,其实是他世界里最后的一丝光亮。小时候亮司常常听见母亲和管家在楼下偷情,然后踩着二楼的屋顶跑出去到图书馆和雪作伴。父亲有恋童癖。他在肮脏中苟存,雪穗偶然的出现,成为了他世界里一个代表纯净和明亮的符号。亮司不愿也不能失去这仅存的光亮。

在东野圭吾的原著里,亮司有一次在新年时说,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在白天下行走。

遗憾的是,亮司的人生从11岁起,就已经献祭给雪穗了。

虽然亮司和雪穗一直共同犯罪。但两人是不同的。亮司始终怀有为雪穗付出和牺牲的愿望,也正是因此,他没有变成雪穗一样、能够毫不犹豫地摧毁别人的恶魔。但很难说,这是一种幸还是不幸。亮司因为对雪穗的爱,得以保留了自己的灵魂。但却是彻底失去了灵魂的雪穗活了下来;而亮司失去了一切。

雪穗和亮司相爱么?其实就这一点,东野圭吾早已明确给出了答案——他们只是“共生”而已。调查当年案件的警探说,他们就像枪虾和虾虎鱼一样共生着。

“共生”并不是爱情。雪穗与亮司之间有着深厚的感情。而那种感情与其说是来自异性间爱欲的吸引,不如说是来自“对方作为自己世界里唯一的另外一个存在”,而产生的必然的感情。

假想一下,假如你在一个荒芜的星球上,这个星球上除了你之外,只有那么一个人。因为那个对方的存在,你才能够不对自身的存在产生怀疑,才能从绝对的孤独中得到一点点虽然微眇、却不可或缺的拯救。被这样的能够减轻我们孤独感的个体吸引,对任何人来说都是无法抗拒的。

而一个人的灵魂越是独特,越是游离于主流之外,ta的孤独感,和消除这种孤独感的难度就会越高。减轻孤独感的诱惑力对这样的主体来说,几乎就是致命的——出生在病态的家庭里的两个孩子必然是独特的。凄惨的童年总是会塑造出独特的灵魂。

雪和亮悲惨么?我觉得是。原生家庭,原本应该是一个困顿时可以用来回首的地方。雪和亮最悲惨的地方在于,他们事实上都无父无母。前半段人生的流离失所可以说已是命定。

但他们真的是无法被救赎的么?我觉得不是。当他们长大,拥有更多的力量,他们原本可以选择走在白天里。他们的必死的结局,更多是因为两个人潜意识里,其实早就存有了必死的决心。

亮在全书中最清醒的时刻,就是他说出他最大的愿望是在太阳下行走的那一刻。那一刻他没有被他的幻想世界笼罩。“雪穗是他世界里的仅有的光亮”,这一点是亮司幻想出来的;他无法不救她,“救”是幻想,“无法不”也是幻想;而那个只有他们彼此存在的星球,与这个世界不一样的只有白夜的世界,则是他们共同的幻想。

像枪虾和虾虎鱼一样的共生关系,又在年复一年中强化了这个幻想。他们从来没有得到过帮助,也不曾想过能够有帮助。他们从11岁甚至更早开始,就一直是两个早慧、极端聪明而始终慌不择路的孩子。从未长大。

这种疯狂的绝望,是他们熟悉的、习惯的,为了那一点点的“不孤独”,他们走上了一条不可挽回的路。

其实,打破幻境真的是很难的。在其中生活了多年,自己根本分不清哪个是幻境,哪个是真实。即便终于分辨清楚,千辛万苦走到临界的边境,也许又会猛然觉得自己根本不想跨出去——毕竟谁能保证真实的世界就有更光亮的白天呢?

同样在与不相干的人谈起白夜时,雪穗的说法是,“不过在这夜里有什么东西一直在发亮,能够让我看清要走的路,而这对我来说就够了。”

我想雪穗是不会改变的。她只会继续竭尽所能的维持着一种其实绝不平静的静,等待生命抵达尽头那天,从容赴死。她没有去看亮司的死——我们是共生的,我活下去了,我们就都没有输。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