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杀骑士团长》读后感_1600字
《刺杀骑士团长》读后感1600字
因为书友极力推荐,我打开了《刺杀骑士团长》阅读,第一次毫不犹豫地花这么多书币购买一本书。说实话,读完全书,我很迷茫,我不明白作者对整书情节安排的理念和全书的构思意义。读此书过程,我总有一束光团在我面前恍动却不管我怎么睁大眼睛也看不清楚,心里有很多想法要表达却怎么也说不出来,甚至越想越不清楚该从何说起的感觉。
《刺杀骑士团长》利用主人公“我”的心里活动,向读者呈现整个故事情节的发展,很难理解,很烧心,却又让人欲罢不能。故事从 “我”知道结婚六年的妻有外遇而逃离家庭开始,“我”每天魂不附体、漫无目的地驾车在外流浪,暂停能赚钱的画肖像画工作,心里一直想着妻和死去的妹妹,直至汽车开不动,才从远方回到生活的城市,住进好友父亲空置的房子,隐居在远离人群的山上,本最适合画自己喜欢的油画,然而,因各种缘由,“我”在这里却仍画着一心想要撒手不干的肖像画。当“我”在房子阁楼里发现好友父亲留下的名为《刺杀骑士团长》日本画而被深深吸引时,“我”想尽办法寻找画家作画的初衷,在此过程中,经历了与画中人物有关或无关的人员相遇相识的各种过程,每一个人物,每一件事情,看似与画无关,又似有关。
很多人说,读不懂村上春树的书,我也深深同感,尽管费力思考也跟不上人物思想变化的节奏,但即便如此,读者我仍然被近乎虚幻飘渺的叙述所吸引,这也许就是老村长的个人魅力吧。我义无返顾地借着若懂非懂的矇眬感,陪主人公分析山对面房子主人免色,分享其为免色画肖像画的心里历程,陪其半夜听扰乱清梦的铃声,去后山寻找庙前的洞,一起对话骑士团长,一起寻找雨田具彦的作画背景,一起为秋川真理惠的失踪而焦灼,为救出秋川真理惠而去隐喻世界,历尽意志磨炼而重回真实世界。这是一次心灵洗礼的陪伴过程。在此过程中,让我最难忘、最难受、最震撼、最百感交集的,也是全书交代最清楚,真相最确凿的一件事,那就是“我”找到雨田具彦作画《刺杀骑士团长》的诉求目的之一——渲泄因弟弟雨田继彦自杀的悲伤心情。原本有艺术方面得天独厚才华的钢琴手雨田继彦,二十岁时被征兵送到侵略中国的战场,经历南京大屠杀,“日军在激战后占据了南京市区,在那里杀了很多人。有同战斗相关的杀人,有战斗结束后的杀人……反正有无数市民受到战斗牵连而被杀害则是难以否认的事实。”而雨田继彦 “所在部队从上海到南京一路历经激战,途中反复进行无数杀人行为、掠夺行为之事,神经细腻的弟弟通过那样的诸多血腥体验而遭受的深重的心灵创作。”“在老家房子阁楼里自杀而死,剃须刀磨得很锋利,用来割了手腕。”“毕竟,一个除了弹一手好钢琴别无他想的二十岁青年被投入死尸累累的南京战场,若是现在,会被认定为精神创伤……” 书里直击南京大屠杀事件,毫不含糊地描述日军杀人和掠夺行为,直面血腥的体验对雨田继彦留下重大精神创伤以至自杀,明白这点,我猜想日本还有许多的雨田继彦,只是没有被公开出来而已。而从雨田继彦所受精神创伤以至自杀,可见当年屠杀事件是何等的血腥性和残酷性。
读到全书结尾,读者我仍没有对故事情节真相大白或者对主人公种种遭遇如释重负的感觉,我仍迷惑和模糊,我只能总结为主人公在突然家庭变故的无助和对未来无尽的迷茫,引起他躲离人群,在这过程中所遭遇的人物和事情,都是为了帮助他的层层精神剥离,当他得到灵魂的脱胎换骨,也自然选择了回归家庭、回归生活、回归画肖像画的特长职业。也许每个人对自己人生有多种设想,在人生道路上也有多种选择,每个人都必须为自己的选择付出不同代价,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任。每个人在各自理念的引导下经过各样的心灵洗礼和意志磨炼,灵魂得到更好的升华,就能更好地认识自己找到真正的自我,正所谓洗尽铅华从容应对。
村上春树利用骑士团长这个角色,向读者交代了全书无法明言的理念,骑士团长来自隐喻世界,故事所讲述发生的一切事情,都是隐喻世界里的理念,该怎么理解全由各人所选择。我相信“骑士团长是真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