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名师陈果:好的孤独》读后感_900字
《复旦名师陈果:好的孤独》读后感900字
#孤独# 在初中学英语的时候老师就教我们区分alone 和lonely
一个是孤单,一个是孤独。可是这本书里的孤独却又和之前我一贯以为的寂寞不同。
陈果老师认为,孤独是一个高贵的人的独处状态,他个人是享受孤独的,而寂寞是一个人的内心找不到方向,是在喧嚣,在咆哮而形成的个人心灵的寂寞。
#朋友# 为什么越到大了越难交到真心朋友?前天还在办公室里听说,还是同学好啊,同事一般也不会怎么管你的啊。同窗情谊少有功利,同事却一般是以利益为纽带的。而朋友这个神圣的词被滥用了以后,你自以为的“朋友”遍天下是则是如何呢?当你身后的资源人前的荣耀不复从前的时候还依旧有陪伴在你身边的那一两个人或许才真的能说朋友吧,他们可能只是给你一个拥抱,在你颓靡的时候陪伴在你身边给一小会儿的肩膀或者就够了。
而入了社会以后,大部分的“朋友”都是带标签的,
——你做什么的?
以此推断你的薪资支付能力,有房没房,有车没车,以及闲暇时光的娱乐生活。
一句话可以推断得知的信息太多,而很多人也就因为这一句话就判定了眼前这个人会和自己能打多少交道,我会对他费多少心思。
可能也是因为我还没有完全成为社会人的缘故吧,依旧有些时候对别人好不会想后果,也不知道为什么总是有“我就想对你好”的想法。没有特别关注接受者的心里是否真的想接受。
得改一改这个习惯。
好奇心害死猫
[尴尬]
拉回来...跑题了
朋友在老师口中是无用的,我不会想到有事儿你刚好可以帮忙,就拜托你一下,那是利益之交,不是真正的朋友。
朋友是自由而无用的,就像你的灵魂,你们的灵魂是相通的,你们的心灵是相通的,你们各自都是独立的个体,但是在一起也能融洽的相处,因为你们是朋友。
【想到有一次看明晓溪的Q&A,她说她偶尔会抽空去她另一个朋友家里,带点水果,就互相干自己的事,都不觉得尴尬,只是互相在同一个空间里干各自的事情,一下午过去了,有时候吃个晚饭走有时候傍晚一起出去 散步】
——好希望我以后也能有那个阶段那样的朋友啊。
每个人都是孤独的个体,是友情让我们感到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