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正文

《湖畔》读后感_900字

2019-09-18 16:33:44 读后感

《湖畔》读后感900字

《湖畔》-东野圭吾

尸体要在湖底消失需要好几年,不,大概需要花十几年吧!这中间我们肯定会提心吊胆的,就算尸体不见了,我们的灵魂也无法离开这湖畔吧!

你们相信一个孩子会为了自己升入好的学校而不顾杀人的手段吗?

关谷先生说:“他们比大人要残酷许多,而且富于心机。要采取什么行动时,也比大人能冷静地计划。”

不,不,不,我不能理解这样的作案动机。

本书的开头以“外遇”为起点展开,通过一个个事件的串起而深入。东野圭吾先生厉害在于没有多加描写人心中的独白及人物的神态,让我们猜不透引不出结局。

通过事件的展开,可以了解到书中日本的父母爱情也许会在有了孩子之后慢慢消退,但矛盾在于也可以“以孩子”为中心建立团结的亲情关系。可恨的是,父亲既然能容忍“母亲以身体为交换”作为孩子升入好的学校的机会。

当所有人认为孩子一定要考入好的学校时,才能拥有一个明亮的未来的情况下,只有俊介认为“孩子嘛!尊重他就可以了,不需要太刻意,顺其自然就可以”。

我心中由衷的佩服这位父亲的想法。

结束也是意想不到的。

没想到高阶英子小姐竟然是个小孩所杀害,但他的动力没有那么强的功利性,只是很单纯的动机?

到底是如何引出这孩子单纯动机的呢?

在俊介吵闹没法理解他们的所作所为要离开时,坐上自己的小轿车,开动的时候,他感觉他的坐骑比平时更舒服了。

那是因为上面挂着的木珠串成的靠垫,正好抵达他平时疼痛的肩膀和腰部,而且傍边位置上还放着一个类似挠痒痒的工具:一边的前端套着圆形木头,另一边则缠着球拍的胶带。

这是他的儿子章太做的。

在父亲离开的时候,章太问了一句:“爸爸,你会跟我和妈妈一起回去吧?不会各走各的?”

心里不禁涌出一股难受的感觉。

的确!孩子想要的是一个完整的家,破坏爸爸妈妈感情的人,他会恨,作为一个孩子,他只知道你让我爸妈感情不好了,我恨你,极端的,也会可能想让这个人消失。

这是一个小孩单纯的动机,作为父母的是不是该反思一下自己?

愿父母在做和还未做伤害家庭关系和伤害孩子的事情时,请为你的孩子考虑考虑,不然就学会与孩子沟通,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以免伤害产生,就算不可避免,那也请把伤害值降低吧!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