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正文

《苏东坡传(纪念典藏版)》读后感_1500字

2019-09-08 19:26:28 读后感

《苏东坡传(纪念典藏版)》读后感1500字

人生缘何不快乐,只因未读苏东坡。
苏东坡身上到底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之处呢?
通过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自己认为至少有以下几个闪烁光芒的地方:
一是聪颖且博学。
苏东坡头衔和从事的行当真不少:散文作家、新派画家、伟大的书法家、酿酒的实验者、工程师、假道学的反对派、瑜伽术的修炼者、佛教徒、士大夫、皇帝的秘书......6岁入私塾,8-10岁间由母亲教《后汉书》,十岁便能写出出奇的诗句,其《黠鼠赋》可见一斑:苏子夜坐,有鼠方啮。拊床而止之,既止复作。使童子烛之,有橐中空,嘐嘐聱聱,声在橐中......。
二是好学且刻苦。
天才在于勤奋。不用多说,与苏坡同时代、与苏东坡政见完全相左的文学家王安石的《伤仲永》却揭示了一个明确的道理:即便是天才,如果不勤奋努力才华自然会渐逝。苏东坡会将科举考试的经书和正史抄写以增加记忆。
三是敢爱能深爱。
苏东坡18岁娶小其2岁的王弗为妻,1065年5月,妻子去世,死后第十周年,苏东坡写下了离奇凄艳、令人迷茫的音乐之美的: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四是敢恨且痛恨。
苏东坡一生守正不阿,恨邪恶之事,但不记挂邪恶之人,只是不喜爱此等人而已。因为恨别人是自己无能的表现。他不是才不如人,所以也从不恨人。
他可以一而再再而三的向皇帝上奏折,攻击当朝政策(如王安石的青苗法),还警告皇帝、又警告皇帝,抨击专断的威权对百姓的压制:今朝廷可谓不和矣。其咎安在?陛下不反求其本,而欲以力胜之。力之不能胜众者久矣......。
五是有情且深情。
苏家注重家风家教,长幼有序、兄弟一心。他在任山东密州太守期间,想念弟弟而写的《水调歌头》足见兄弟情深,同时这首词被世人如此评价:苏东坡的这首词写出之后,其他以中秋为题的词都可以弃之不足惜了: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东坡的初恋情人是他的堂妹,属于灵魂深处一种爱慕而不可得之之情!苏东坡毕生对其念念不忘,评价堂妹慈孝温文。在《祭柳仲远文》(柳仲远即其堂妹夫):我厄于南,天降罪疾,方之古人百死有溢。天不我亡,亡其朋戚。如柳氏妹夫妇连壁,云何两逝? 不憋遗一。我归自南,宿草再易,哭堕其目,众坏咫尺。闳也有立,气贯金石。我穷且老,似舅何益.....
对十二岁就侍奉他、后来一直陪伴他的王朝云,不离不弃,感激、爱情的情感达到了宗教的程度:白发苍颜,正是维摩境界。空方丈、散花何碍。朱唇箸点,更髻鬟生彩。这些个,千生万生只在。好事心肠,著人情态。闲窗下、敛云凝黛。明朝端午,待学纫兰为佩。寻一首好诗,要书裙带。
王朝云去世后更为他心爱的女人写下了: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海仙时遣探芳丛。倒挂绿毛么凤。素面翻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六是大度且达观。

苏东坡每当忧患来临,总是一笑置之。他放任不羁、天真淳朴、终身不渝,不忮不求,纯然表达心之所感,亦庄亦谐,字字自真纯的心肺间流出。人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悲天悯人的道德家、黎民百姓的好朋友。不管是士大夫、皇帝的秘书还是贬值、流放,他依然享受宴饮、享受美酒、热诚友善、月下漫步。虽不积存一文钱,但自己却觉得富比王侯。我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四邻相率助举杵,人人知我囊无钱,足见其不管身居何处,能够泰然处之。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