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正文

《你一年的8760小时》读后感_4000字

2019-09-09 00:08:27 读后感

《你一年的8760小时》读后感4000字

一生有多长,一年有多长,一小时又多长,一年有多少小时、多少分钟、多少秒?在阅读本书前,我从来没有仔细思量过自己生命的长度,也没有具体想过一年可以做多少事,一小时可以用来干什么。本事的作者艾力(全名努尔艾力·阿布利孜)从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说明坚持、自律、与人为伍、以及时间管理等的重要性。读完本书我对自己有了新的审视和要求,也对自己经常有所怀疑的事项有了初步的解惑,下面是我读完本书的一些心得感悟以及对一些事物的初步看法和思考。

“你那么拼,为什么还是没有回报?”作者开篇就提到很多人所关心的一个问题,即成功和付出之间的关系。作者认为成功并不是意味着懂得很多真理,道理懂得再多都不如付诸于一个实践重要,的确,不同的道理之间又互相矛盾,这无疑给自己制造了一种束缚,一种桎梏。例如:当你要确定实践时,你肯会想到一个道理,接下来还会涌现出无数的道理,然后你开始在这些道理中徘徊、犹豫、患得患失,无意间你可能丧失了一次机会,有时候甚至是一次成功的机遇。所以,要想成功,最关键的一步就是在无数的道理当中挣脱出来,迈出关键的第一步,而不是在无数的道理当中牵扯,纠结适用那个道理。

大多数人将自己的不成功归结于命中注定,而面对那些成功的人,这些人往往又将他们的成功归结于一个人的先天要素,比如良好的家庭背景、生活习惯、人际圈子等等。但是他们却忽略了“优秀是一种习惯”,这并不是说优秀是天生的,而是说只要我们培养好的习惯就能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养成一个习惯需要21 天,实际上从第7天或者说从第15天开始你就会觉得你不是在培养一个习惯而是在做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但是现实情况却是很多人熬不过前边的7天或者有的人从第7天开始不再刻意要求自己的,导致半途而废,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明明可以成功却没有成功的原因。我也一直认为优秀是一种资质,是天生的没法通过后天获得,却不知道很多优秀的人都是经过刻意训练的,这当然也是对我自己无比大的启发。作者艾力也从自己减肥、创办《酷艾英语》、演讲、加入奇葩说等等实例完美的诠释了这一点,我觉得这样可以使读者更加相信“优秀是一种习惯”从而也去亲身实例,尤其对那些想要减肥的人来说它们肯定会按文中所说的来实践,它们也想看看作者说的是否真的有效果,这会是对无数认为优秀是天生的人的重大改变。

一年的365天总是过得悄无声息,今年春节我翻开了以前的日志看到了17年的新年愿望,令人惊奇的是居然和今年(19年)的如出一辙,天哪!我那时候的愿望居然到现在都没实现,两年时间我都干了什么啊?没有经营起一段美好的爱情、没有多几个知心朋友、人际关系乱的也是一如既往,始终还是一个人,有所改变的只是年龄的增长,亲人们越来越衰老的面庞。想到这我不禁开始唏嘘,突然觉得自己的生活没有什么意义,有时候我都觉得自己在走一条别人已经铺设好的路,我只是在沿着这个轨迹走个过程而已,但是当我读完这本书时我对这个问题有了新的理解。作者同样写到了人的一生这个问题,他假设人可以活到75岁,将一生比作一个30×30的一个表格,一个格代表一个月,每过一个月在相应的格子里打个勾,这样我们就可以清晰的看到自己已经度过的日子以及剩下的所有日子。不得不说,当我打完钩时我的内心咯噔了一下,一生900个月,而我的276个月已经没了,也就是说一生的1/3已经差不多完了,真的,当你将所有度过的日子全部打完钩时我相信这对你的震撼是前所未有的,这是最表面的但对你内心最直接的冲击,或许你会静下心来想想已荒废的时间都用来干了什么,或许你会想想以后的时间该怎样去利用,反正我自认为做完这件事后是会有所改变的。相信艾力,相信我,更重要的是要相信你自己,请勇敢的去完成记录自己人生长度这一件事。

前边说了人要活75岁,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一个人是在独立行走,你的一生中总会有那么几个陪你前进你的人,懂你的人生伴侣、交心的朋友、帮助你成长的良师、看着你成熟的家人,总之人是社会的人,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我们常常认为独立是一种好事,但是我们却一直没有理解独立所具有的真正的含义,独立并不意味着一个人要脱离社会,远离他人而选择去孤独的前进,正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我们要清楚的认识到一个团队的力量远胜于一个人的孤注一掷,所以在我们前进的时候记得要与人为伍,相伴前进。正如书中所用史蒂芬之言:“互赖是一个更为成熟和高级的概念。生理上互赖的人,可以自力更生,但也明白合作会比单干更有成就;情感上互赖的人,能充分认识自己的价值,但也知道爱心、关怀,以及付出的必要性;智力上互赖的人懂得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所以,请永远记人是社会的人这句话,它会是人生路上一盏别致的指明针。

说到这儿了,那么成功和成长有什么关系呢?我觉得成功是每个人热心追求的,而成长是每个人所必经的,成长不一定成功而不成长一定不成功,所以,我们可以不成功但是一定要成长。既然已经与人同行了、也不再纠结道理了、学会重新审视生命了那么我们就一定能成功吗,要想成功我们还需要做些什么呢?首先,我们需要重新来规制自己的目标,不同阶段、不同角色、不同定位,针对不同的情况我们需要做不同的事,这里就需要提到一个期望效应,也就是你希望别人怎样来评价你,或者你希望你在别人眼中可以充当一个什么样的角色,这样就在心中有了一个预期目标,接下来的事就是需要针对这些具体目标来一一付诸实践,并且朝着目标去不断努力。有了可观化的目标和细化的操作,再逐一去完成,这会使每一件事都完成的井井有条,从实际上节约了时间,无形中拓宽了生命的长度,如果别人对你的评价和自己的预期差距不大这又在某种程度上也提升了生命的价值意义。

未来到底有多远?我经常会幻想未来的自己是什么样子的,可也就只是幻想,从来没想过如果想让未来是那个样子我现在需要做点什么,相信和我类似的人大有人在,在幻想的过程中从不付出时间、不努力、真的就只是冥想。在这里我们需要知道自己希望的未来就是现在需要朝着努力的方向,并且朝着这个方向不断前进,披荆斩棘,那么,未来就是现在。很多时候选择是一回事而坚持又是另一回事,大多时候下定决心去做一件事往往比坚持下去更难,关键在于你敢逼自己一把吗?当然这也是最关键的一步,没有这一步即使你有多大的决心想要去坚持也无从谈起。这让我想起自己当初考研的状况,我一直决定不下来自己是不是应该考研,每天想这想那、患得患失,当宿舍6个人其中4个决定考研时,我有点心慌,因为我不知道我该干什么,终于有天晚上我下了决定:考研,并且心里暗誓一定要考上(当然没让其他人知道,还是怕说出去的大话实现不了被人笑话),幸运的是考上了,这不仅要感谢我自己,还要感谢我亲爱的舍友们,它们带动我每天都要坚持,还要感谢在一个桌上坐了大半年的考研小伙伴,没有他们我可能每天去图书馆连个座位都没有,更不用说有个好的环境来复习了。这就印证了前边的观点即人在前进的路上一定要选择与人结伴而行,他们能帮助你进步,当然最重要的一点还是你要坚守住自己内心的那份执着。

当你获得一点小小的成就后你的烦恼又来了,烦恼就是这样,不仅麻烦而且无穷无尽。这时候你可能会想要是哪天自己被别人取代了可怎么办,这个担忧还是有必要的,毕竟这世界上不断努力的优秀的人那么多,如果满足于当下的成就而不想着继续努力,毫无疑问我们会被别人取代。一段婚姻如果你不好好经营那么肯定会有小三上位,即使没有小三上位那这段婚姻也肯定会与你当初的预期有所出入;再如一份友谊,如果你丢了当初的真心和真情那么换来的肯定是疏远或者不联系;亲情同样也是,当你一次次的伤害那些对我们最关心的人的时候,总有一天他们会攒够失望选择离开。所以要想我们不被别人替代自己就要有不被别人替代的可能性,也即付出你获得想维持的这种关系或者状态之前的那种努力,不停歇的让自己强大到无可替代。

《你一年的8760个小时》这本书从时间管理、与人相处、个人成长等方面的阐述都对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作者在书中所写的34枚金币时间管理法更是对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没读本书前我没有算过一年有多少小时、多少分钟、多少秒、也对自己的时间从来没有量化过,更不知道一天的24小时是怎样度过的。通过阅读本书我加强了对时间的管理和控制,自己的生活也变得有条理了许多,希望所有阅读完本书的读者都能有所改变。作者艾力同样在书中描写了怎样将爱好发挥到真正的用处、如何在迷茫的现实中突围、怎样学习英语、自律等等,都从各个方面对我有所启发。我认为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励志书、更是一本指导书、方法书,指导你如何高效的利用时间、如何正确的生活;教会你如何正确学习交友、让你越来越优秀。

“如果你想要走的更远,请与人为伍”、“优秀是一种习惯”、“可以不成功但不可不成长”……感谢34枚金币时间管理法、感谢努尔艾力·阿不力孜,我会记得“当你在做梦的时候总有人在努力”也会记得“停一停,再继续前行”。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