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_800字
《月亮与六便士》读后感800字
一篇好故事
一本好小说
一段传奇的人生经历
掩卷沉思,不由的想再问一遍那个烂俗了的问题,“理想与生活,艺术与现实,你选哪个,真不可兼得么”?
这个问题,算是老生常谈。但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一直会被世世代代追问。生命只有一次,所以每个人都会惶恐,“该怎样活着?”一辈子几十上百年,相对于宇宙是弹指一挥间,但对于个体,那是独一无人的漫长生命之旅,就算沧海一粟,也想尽力绽放。
可是,对于一般人来说,哪种生活过久了都会腻烦,选择了哪条路,都会臆想没走的那些路,是什么风景。因为后悔和遗憾,哪怕再尽力,也无可避免。何况,就普通人日复一日的生活来说,“一门心思的浪迹天涯,和一门心思的朝九晚五一样,都会陷入无聊”,也许被别人羡慕,但自己会有不满。不满,造就了不甘和痛苦。
物质还是精神,会有冲突;世俗还是天才,不由自己。
曾经我想,如果天才就要受这种“生前潦倒,死后备荣”的生活,那我宁愿平凡。但今天看来,天才生前的痛苦,也许只是我们作为“别人”看到的,他自己可能觉得幸福极了。不管后半生的斯朱兰先生,在世俗礼节上多么让人讨厌,在物质生活上多么颠沛流离,在他自己的精神世界,他是真正独立而幸福的。至死,画出那幅旷世奇作,他是心满意足离开这俗世的。这样的满足、宁静、绝不后悔,真让人羡慕。
最后,爱塔和儿子的生活,与斯朱兰太太一家的生活,又是鲜明对比。没有谁对谁错,也没有谁高谁低。前者没钱,就算浪费生命么?后者不动欣赏那灵魂的画卷,就算白活一遭么?都不是,我们无法评说。
“满地都是六便士,可是他抬头看到了月亮”,也许是我太贪心,我一直渴望,月亮和便士兼得。至少现在,我还没有放弃这种平衡的努力,但是,我没有斯朱兰的那种坚定,一往无前,毫不怀疑。所以,我羡慕他。
但是,从现代家庭关系来看,我心疼他的家人。
注定有羁绊,注定太多情,哪怕可以冬眠,经过几万年的时光,再次醒来,也许还是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