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无的十字架》读后感_1100字
《虚无的十字架》读后感1100字
推荐书籍:《虚无的十字架》东野圭吾
(一直想写这本书的读后感,无奈拖延症晚期患者,强迫自己先写了,不然拖到明天就不想写了。)
【现代社会关于死刑是否应该被废除的一次深刻讨论】
东叔这次选择了社会道德意义上一个两难的湖泽:关于罪与罚。是让犯人听到自己的死刑宣判而得到解脱?还是用无期徒刑捆绑他的一生?还是给他一次重返自由社会并用尽一生去赎罪?
作者在文中描写了几个简单的小故事开会是自己真正的意图,你会发现不是一个精彩的故事,没有过多的推理。
【法律只能制裁那些心存良知的人,而他们往往也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受害者或者已经背负起良心债,可那些穷凶极恶,法律对他们的约束力似乎并不是那么多】
【法律条例历史禁止杀人的,而死刑,是国家在杀人,两者是矛盾的。】
书中不仅对死刑提出了见解,东叔也借着主人公的调查提出了另一个疑问——在狱中有着这样一个规定:如果犯人有着好的悔过行为,可以减少刑法时间。那要怎样才算悔过?怎么判断犯人是否真心悔过?
调查中,很多犯罪事件是由在监狱里待过一段时间后,有着好的悔过行为或是刑罚到期出狱后的惯犯再次犯下。而政府让这些凶手重新回到社会,所以可以说是政府纵容了一次次的犯罪事件。所以对凶手判处有期徒刑,到底有谁可以断言:“这个凶手只要在监狱关了多少多少年,就可以改邪归正”。
【把犯人绑在这种虚无的十字架上,到底有什么意义?】
【从再犯居高不下,就可以了解无法期待服刑效果,既然没有完美的方法可以判断受刑人是否改邪归正,重新做人,那就应该以受刑人不会改邪归正作为前提重新考虑刑法】
【只要杀人就判处死刑——这么做的最大好处,就是这个凶手再也无法伤害到其他人】
但如果凶手并不觉得死刑是对自己行为的惩戒,只觉得“既然活着那么麻烦,还要为自己去辩解,死刑也没什么不好的。”面对无心悔改的犯人,死刑就像打在棉花上的一拳,毫无杀伤力,这时候,死刑就像是对这件事的一个草率的结尾,对公众和家属的一个交代,让大家都觉得这件事情的凶手已经得到了应有的结局,而慢慢的淡忘这件事情的本质究竟有这么害怕和恶劣。然而,死刑并不能使被害人复活,不能使被害人的亲属从悲痛中解脱,更没有让犯人悔过。
【死刑存在的意义又在何处?死刑是无力的】
【要求杀人凶手自我惩戒,根本就是虚无的十字架。然而,即使是这种虚无的十字架,也必须让凶手在监狱中背负着,哪怕只是让他多了一丝紧张和呼吸困难】
直面自己犯下的罪,得到解脱,并为此赎罪。这可能是真正意义上的,东叔想要表达的十字架吧,否则哪怕是死刑也毫无意义。[可爱][可爱][可爱][可爱][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