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就走到了西藏》读后感_1500字
《突然就走到了西藏》读后感1500字
在阅读全书的过程中,我始终带着自己的疑问在思考:
- 他遇到了哪些问题?
- 他是如何从低谷中走出来的?
- 他又是如何获得力量,找到自己生命的价值的?
这本书就是以陈坤本人自述的角度,来叙述在他身上遇到的人,发生的事;讲述他一路以来的成长和变化。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真切感受到他的低迷,纠结;也感受到他的努力,坚持。在我眼前,看到了一幅他不断上下求索,逐渐找到自己想要的,并且选择用行走的方式来体验生命与生活。
先转述下他部分的个人经历: 出生在重庆的陈坤童年生活在一个贫穷的家庭。小时候和父母,两个弟弟一家五口人挤在一个十三平米的房子里。之后的他经历父母离异,身为长子的他还要替母亲肩负起承担家务,照顾弟弟的工作和责任。
机缘巧合下,陈坤被同学拉着一起考电影学院,最终同学没有考入,但陈坤却考上了。即使考入了电影学院,因为他的性格自卑而独立且不合群。2002年,因为拍摄的《金粉世家》该剧爆红, 陈坤的人气一夜攀升,身价暴涨,迅速挤入国内一线男明星行列。
但是迅速的走红,身价的暴涨带给陈坤的除了急速攀升的物欲满足之外,他开始陷入深深的迷茫与困惑。成名以后的他,觉得不值得如此多的关注与褒奖,他害怕公众的赞美与批评,他如此在意外界的眼光以至于在成名不久就得了重度抑郁症,并且有自杀倾向。他说:当别人在讨论他是如何出名的时候,他却在思考如何结束自己的生命。
事后在其反思这段经历的时候,他说自己年轻时特别在意别人的眼光,只要别人眼光里稍微带有一点质疑或冷淡,就会特别受伤害。换成现在他根本都看不见,也不会再受到伤害了。他现在坦然接受自己是“明星”的这个身份,因为当你在得到一些东西的同时,就势必会失去另外一些东西。既然自己享受了“明星”带来的好处,就也理应接受这所带来的坏处。
所以让他再被“明星”身份束缚与感到不安的时候,他会追问自己生命本来的面目是什么呢?
答案是:我们每个人都是除去所有光环后的“人”。把名气、财富等等身外之物统统拿掉的时候,“拿不走”的那个你,才是真正的你。
在他看来,是对繁华保持的警惕心,是对“魔鬼”的反抗心,是对清贫的敬畏心。在喧哗当中自己是一个孤独的人,不是没有共鸣而孤独,而是,人本身就是孤独的。
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有希望泯灭令自己很难过的时刻,但是每个人都必须要面对这一刻。只有面对,他/她才会变得强大。每个人都会在面对或多或少的顺利与不顺利,但实际上,人生的好与不好,都是真实的经历,也是值得珍惜的感受。
他说:“当真正做一件事时,结果不是我需要考虑的。只要这件事情是我想做的,那就一心去做就好了。我一直都相信,我们身体里原本就具有强大的力量。我们不必向外寻找,它就在我们的心里。只要你安静下来,就会与它相遇。那个“巧合”,就是你内心的声音,它把你带到你现在所站立的地方。你只要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你最终会成为那个你想成为的人。”
最终他选择了行走这种方式,走着走着,就找到了自己。走着走着,突然就走到了西藏。他还会接着继续往前走,因为人生的全部意义就在于行走,面向前方,不要停下。
合上书本,一段段他的经历与过往就像电影一样浮现在我的脑海中,一个个场景,一幕幕片段,不华丽张扬,却真实且纯粹。下意识对比自己的经历与过往,觉得自己身上的困难真的不算什么。从他身上可以学习到的,除了自省,坚持与认真,还有很多很多。“行走”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更是一种生活态度。
在我身上,或许难以真的亲身去西藏徒步,但我想我的心早已在行走的路上。
正如有句话所说: “人生就是一场孤独的旅行”。
只要坚持走下去,走着走着,就会找到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