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读后感_900字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读后感900字
借一位书友的评论《马来狂人》,来说茨威格写人的心理把握,难怪他和弗洛伊德的好友,精神理论的偏执狂:
1,马来病同瘟疫,是爱情也是欲望;
2,之所以会有马来病,并不是医学上的马来病,而是环境的压抑和人性的爆发,两者混合起来发生的心理疾病;
3,医生自己唤的马来病,和女子的自尊和荣誉,在那个社会环境下,都是不容的东西,注定毁灭,所以为了那个“秘密”,女子因此失血丧生,男子精神失常,葬身鱼腹;
4,医者的义务和人性的欲望,本不可区分;
5,医生最后的选择,是由一系列事件引发的,并不单单为了女子,这些事件包括糟糕工作环境、不满意的上司、周围人群的差异带来的心理阴影……最后一白人女子的出现是导火索,把所有对外在环境的郁积和内在原始欲望勾了起来,终于马来病爆发;
6,在舞厅上见到女子,想要为自己过去的行为道歉,也是人性的善在起作用;
7,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最后傲慢的女子为了守住尊严求医生保持秘密,可见当时的上流社会风气对一个出轨女子的社会态度;
8,呆在船上向“我”讲述女子的秘密的时候,原本的誓言不复存在,这时,医生其实已经想好了自己的结局;
9,最后的同归于尽,从艺术上来说是一种结局的完满,为医生多年来饱受马来病的困扰得到解脱感到轻松;
10,“我”上船时,船上的人群和环境糟糕不堪,加上医生讲的这个故事也糟糕不堪,难以承受,是谓双重氛围;
11,茨威格描写人物性格,以环境塑造氛围,包括怀表比喻,舞厅上医生心理描写等,可谓入木三分;
12,与《陌生女人》和《象棋的故事》相比,《马来狂人》故事性和叙述差三分,心理描写和环境描写一流水平;
13,关于茨威格叙事技巧,多设有一个第三方的游离于故事之外的“我”,借以观察,记述;
14,时间点的插入上,多从中间点插入,如《象棋的故事》中的B博士,其真实经历发生在25年前,而记述的故事和主题在25年后的今天;
15,本故事也是,医生的马来病及其与女子的纠葛,都发生在过去,现在的插入点是故事行将结束前,很像“折子戏”;
……
plus:
关于书友笔记中提到的对“中国人”或“黄种人”的种族歧视问题:这类读者实在不懂得欣赏文学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