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杀骑士团长》读后感_1300字
《刺杀骑士团长》读后感1300字
按照惯例见吐槽一下,这书太贵了。中译本3月8日首发,我是3月23日购买。原价98书币,我59.99书币买入,4月29日读完发现价格已变为39.99书币。莫名其妙地觉得亏了,应不应该投诉一下呢[奸笑]?没降价前接受得了价格,降价后却不满和嫉妒,貌似这样的事一直在发生。何必去比较呢,实现目标即可,人心那会知足!
就算是遇上欢乐的事,我们也从不会真正满足,可是一直担心这种欢乐即将结束或无法再持续或增强。有些人多年来一直在寻找爱情,但等到真的找着了爱情,却还是不满足。有的开始整天担心对方会离开;有的又觉得自己太过屈就,应该再找更好的人。而且,我们也都认识某些人既担心别人离开又觉得自己屈就。[捂脸]扯远了。
一种语言翻译为另一种语言难免会有所变化,关于村上春树的译本,争论得很激烈。村上春树的作品读过三部,恰好这三部的译者都不同。第一部是施小炜所译的《当我跑步时我在谈些什么》,纸质版,属于散文随笔一类。感觉村上春树像是敞开心扉向我诉说些什么,感觉很亲切而舒服。第二部是赖明珠翻译的《挪威的森林》,音频版。也许是因为听音频,所以没能留下多少印象。朗读者声音充满磁性,但有些低沉,有点冷淡,情感没有激烈地迸发出来。地底岩浆汹涌,却没找到口子喷发,内心十分压抑,真想找个口子不顾一切地宣泄出来!赖明珠将《了不起的盖茨比》翻译为《大亨小传》,让我糊涂了好久。第三部便是这了。做菜时有的人喜欢尽量原汁原味,有的人喜欢加上各种调料,或辛或辣或咸或甜,因人而异。喜欢不加修饰的原著风格还是喜欢浓妆艳抹的美感追求也是如此。若能兼收并蓄那更是好,不必“非此不可”,岂不更理性?情感很多时候不由理性,就像初恋一样,不管如何都能让人难以忘怀。我还是喜欢施小炜,喜欢简洁表达而易于理解,那样自然而且易动人。
可能是有些书必须到一定年纪有一定经历后才能读懂吧,所以很尴尬的,这书我没能读懂。《刺杀骑士团长》是一幅画,而恰好“我”又是一名画家,故事便围绕着画来展开。书中充满了隐喻和象征,现实与魔幻交织在一起,作者却又不肯轻易地向读者展示背后的深意。作品一旦完成便离开了作者的掌握,每个读者有不同的想法。书的主题是啥呢?骑士团长说要形成一个闭环,究竟是啥意思啊!是回归吗?生活最为强大,一切都将回归生活?雪泥鸿爪,事情总会留下痕迹,有所经历便有所影响有所成长。
雨田问:“你对女性一贯追求的到底是什么呢?”“用言语不好表达。不过那应该是我在人生途中不明所以地丢失了而后来久久寻找不止的东西。人不都是这样爱上谁的吗?”找寻丢失的东西,套用时髦的说法就是治愈,然后回归到平静生活中。(看完书后发现,“我”叫啥名字都忘记了[皱眉])
还有一个奇怪的小问题:为何秋川真理惠如此关心她的乳房能否长大,即便是危急时刻?十三四岁的小女孩未曾发育不是再正常不过了吗?作者时不时就拿出来说是干嘛呢?还是说青少年时期所关心的东西很多都是不值一提的,在成长中许多的担忧、许多被认为非常重要的东西如果放到整个人生、放到后来的岁月来看,也算不了什么,即便当时万分重要!妈蛋,写着写着咋觉得心态越来越老了!写着写着又离开主题胡思乱想了。[皱眉]
内心浮躁,这书看不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