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下人的悲歌》读后感_700字
《乡下人的悲歌》读后感700字
强烈推荐,尤其对于有ACE(童年不幸经历)的人。跳出来参照着审视自己,能看到问题。看完臃肿叙述的前大半时别放弃,精华在后头。
mark:
1.“他们对现状感到害臊——他们在向别人吐露自己的生活时犹豫不决,仅仅是因为他们不想受到别人的评判。”知道不好,却不去改变,又不想被评判。
2.“乡下人很早就学会用逃避的方式来处理令人不安的真相,或者是假装现实比真相要好。这种倾向固然能带来心理学上的复原力,但同时也加大了阿巴拉契亚地区的人们正视自身的难度。”———轻易原谅自己的失败,会加速失败。
3.《何以为生》:如果处于底层,更少的选择权,更多是“被选择”。如果没有机会和能力养好孩子,就不要轻易生。
4.“到了人生的尽头,离开杰克逊的四个与留下来的四个相比,社会上和经济上的地位明显要高出许多。”去机会更多的地方,走得多了,就会有路。
5.“每当有人问我最想改变白人工人阶级的哪一点时,我都会说是‘那种觉得自己的选择无所谓的感觉‘。”对每一个选择负责。
6.“社会流动不只是财富多寡等经济学问题,还关乎生活方式的变化。和穷人相比,有钱有权的人除了钱和权,还有一套完全不同的生活准则。当你从工人阶级流动到专业人士阶层,那么几乎你以前生活中的一切往好里说是不时尚,往坏里说就是不健康。”
7.出生确实是个技术活。同样的问题,有的人30了才认识到,有的人18就知道,有的人出生就知道。这已然是差距。
8.我可以+全力以赴。
9.面对好的事物时,如果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那就去试试吧。
10.如果不能走更多地方触摸更大的世界,就多读书吧,看别人写出来的世界。
续:
1.威廉·朱利叶斯·威尔逊的《真正的弱势群体》(The Truly Disadvantaged)
2.查尔斯·穆雷《脱离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