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阅读术》读后感_1900字
《快速阅读术》读后感1900字
阅读速度缓慢的原因
阅读速度慢的人普遍执着于一个问题
读书仔细到什么程度,结果发现,无论多么仔细地研读,还是会忘记大部分的内容。
阅读速度与理解程度、记忆效果并不成正比。
从复制100%到邂逅1%
大部分人总是想努力把书中的内容装进脑子里,但是根据大脑记忆,很短的时间内会淡出我们的记忆。
努力回想一下,给我们带来巨大影响的书籍,记住其中的内容了吗?哪怕只有一页。
留在记忆中的,至多一两句话。
由此可知,读书的真正意义,并不在于复制100%的原文,而是在于邂逅1%的收获
像听音乐那样读书
没有人强求记忆音乐,想要记住一切,就无法欣赏音乐,不是想要将声音作为知识储存起来,而是希望能够从中活得快乐
什么是流水式阅读?
音乐是用来享受的,我们能够享受音乐,为何要摆好架势,一本正经地去读呢?
对于书籍严肃认真的人,今后恐怖越发读不下去书了。
摆脱对于存储的执着,迈出大量阅读的第一步
为什么没有阅读时间?
养成阅读习惯的步骤一:在“每天同一时间”读书
首先,框定读书时间
步骤二:首选“可以快速阅读”的书
书籍分为是那种类型。
1、不必读的书
2、无法快速阅读的书
3、可以快速阅读的书
无法快速阅读的书分为两类:一类是内容具有较强的故事性,如小说、随笔等等
第二类无法快速阅读的书,就是需要慢慢品读的书籍,结构严谨
可快速阅读书籍:不可快速阅读书籍=9:1
步骤三:今天阅读的书要与昨天的不同
总像着还有一本书没有读完,总是想着包里的存货,越发感到读书时一件难事,所以要搭配着读
养成阅读习惯,形成新的生活
为什么读后会忘记?
一味地连续阅读,不断吸气,非常痛苦,所以需要记录。
避免阅读中的无用功
为什么我的书评更受欢迎?
书评中,有意识地加入较多的“摘录”。
另外就是对于读书人产生的效果,哪些地方让自己感动。
呼吸式阅读的步骤一:一行采集,仅摘取最具魅力的片段
边读边写,摘录自己喜欢的地方
步骤二:一行精华,采集最精彩的一行
最打动人心的是哪一句
步骤三:一行评论,回味重要段落
一行感想,唤醒当初阅读的记忆
步骤四:自我评定读书足迹
对于自己读过的12本书(为单位),回顾自己记录下来的摘抄和感想。
选出组价的一本,到了年终,再选出最佳的最佳
使摘抄效果倍增的“手抄魔法”
作者建议用实体字进行摘抄
为什么边写边读,可以实现快速、深入阅读?
书籍,置于手边的部分留下,其余的不积存
流水式阅读也有规则
学会使用标题以及小节,跳读对于商务类书籍尤为适用,有所抉择与取舍
可以跳读的部分是哪些章节、段落?
标志一:为了区别其他同类书籍而加入的作者自述
标志二:印证理论或主张的特殊实例、经历
标志三:渲染期待和危机情绪的夸张表达
实现快速阅读的步骤一:书籍最初部分的阅读方式可决定阅读速度的90%
合理利用序言和目录
步骤二:掌握了标题结构,决定跳读单位,章、节、段,通过开局—结局的模式,将无益的阅读时间节省下来
步骤三:需要细读内容的简单方法
只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关键词搜索阅读法
步骤四:随时换挡,缓急有度
按照自己最舒服的节奏去读书,设计多层级的阅读节奏以备随时调用
不会遗忘的阅读秘诀:不求记忆地阅读
不建议划线阅读,画了也会忘,何况只读一次
如何与书籍相遇,又如何区分它们?
制定一周阅读计划,一日一本视同等闲,
打破兴趣壁垒,增加喜欢的书籍。
尝试着选一些不喜欢读的书籍,发现不一样的美
如何正确阅读不能快读的书籍
读书的目的可粗略分为以下两种:
1、书籍内容为事实、主张(商务类书籍和时下的一些新书等)——为了实现自我提升
2、书籍内容为故事。情节(小说、散文等)——为了追求心灵愉悦
获取书籍的来源要不拘一格
去书店、图书馆、二手书店等等地方寻找
热爱读书之人,方能与书籍圆满告别
严格甄选书籍
商务类书籍过时可以毫不犹豫处理掉
让书架成为自己的镜子:三个月一次
理由1:最近三个月读的书里也会有不需要的书籍
理由2:三个月前的新书,已经不是新书了
理由3:过去保留的书籍,现在不一定还需要保留
大量阅读之后的体会
书并非非读不可,因此阅读生活应该是快乐的。
没书,我可以生活,但是有书,我将会活得更加快乐
为提高修养而读书,这是个无聊的命题
以获取知识为目的的读者,可能会产生傲慢情绪,如果以这种心态去读书,还能享受阅读的过程吗?
10年以后,7000本书的世界在向你招手
所思所想
记得多年以前,我向一位阅读经历十分丰富的老友请教:如何才能培养经常读书的习惯?
老友跟我说:把读书当做一种消遣。
其实这也是读这本书最大的体会,它不是教我们读书的技巧,怎么获得知识。
是教我们应该以轻松的心态去阅读,加上做一些笔记,这样效率才能提升起来。
而抱着仔细、一丝不苟的态度,妄想将书籍变成知识,这本身就是一种负担以及痛苦,我们反而更难坚持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