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正文

《妻妾成群(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原著)》读后感_1200字

2019-09-19 00:34:07 读后感

《妻妾成群(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原著)》读后感1200字

看完《大红灯笼高高挂》再来读小说,电影和小说有一定的差别。小说被拿去拍电影,两者仍是独立的,小说是小说,电影是电影,只能说是亲戚关系。

电影的创新点很多,如陈家的规矩:“点灯”、“灭灯”、“封灯”,管家那深沉庄重的声音仍在耳边作响,陈家四个女人的命运、悲欢竟然与灯笼密切相关,对啊,灯笼亮了就是老爷的宠爱降临,这宠爱是活下去的一点点盼望,她们谁不期望傍晚时分那灯落在自己面前?

普通的大户人家的后院,也像皇帝的后宫,女人间斗来斗去,争得个你死我活,最后死的死、疯的疯……

这个中篇,愚以为,不大关乎女性觉醒、个性解放,倒是关于“悲剧”,在深宅大院里互相暗算的惴惴不安诚惶诚恐,充斥着恐惧气息的悲剧。颂莲疯了之后围着井转,嘴里不停地念“我不跳,我不跳”,何其可悲!

中国两千多年的妻妾成群到现在不过才一百多年的一夫一妻(过去是一夫一妻多妾制),都有矛盾,也都有合理性。平等对待、共同奋斗,这八个字对如今的夫妻很重要。势均力敌才能长长久久。

这本书还选了苏童的另一个中篇《三盏灯》,初读时,感到题目很奇怪。读到后面才知道,这日夜不熄的三盏灯是为了让在残酷的战争中杀敌的父亲看到那个有妻子女儿的破船、那个温暖的家。那微弱的灯光是母女俩的希望啊!丈夫、父亲在的十三旅到哪里打仗,她们的船就跟到哪里。战争的烽烟弥漫,人们都在往外逃散,而扎着绿头巾的小女孩无视这一切,一手提着铁油桶,一手提着一条大黑鱼,用鱼换灯油,有了灯油,灯就亮了,母亲就还能活下来……

“挥动白布,就不会被枪打到,因为他们就知道了我们手里没有枪,是普通老百姓,枪是不会打老百姓的。”我真的信了,所以后来母女俩死了我还疑惑不解,不是不会被打的吗,像被欺骗了,被那些手拿枪的战士欺骗了。战争无情,千千万万个家因此而散了、没了。愿世界和平

傻子扁金真的傻吗?说别人傻子的才是真的傻子。他以德报德,以怨抱怨,单纯耿直,心怀感激,不会撒谎,没有心机,像个孩子。或许就是因为有这些美好的品格,他才能在枪林弹雨中活下来。而说他是傻子的人,或多或少的,都是少了一些东西。

另,看小说过程中有看到其他读者说村长关爱扁金只是因为他是村长,如果肩上没有了“村长”这个职务的责任,那他并不会对扁金多好。我不敢苟同这一观点,村长就是因为具备比村里其他人更多的仁义和担当,他才能是村长。在硝烟四起的环境中扁金觉得最安全的地方是村长家,最后村长他们回来,扁金最先担心的也是村长家的棺材、灯油、鸭屎等等,而后想到屋顶上的大窟窿更严重,还不是因为村长对他来说有特别的安全感。

还附有苏童创作自问自答,文学理论家的文学批评,以及创作年表等等。看完本书,算是有一丁点了解了苏童这位大家吧,对苏州也更多了一些向往。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