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之道》读后感_1000字
《学习之道》读后感1000字
2017--07--08《学习之道》芭芭拉.奥克利
这是一本“零碎散乱”却“精细”的学习工具书,因此,需要随时翻看,否则无法掌握并运用本书的全部方法内容。
为了遵从本书中的学习原则:①回想②避免能力错觉,下面我就要通过知识梳理和回忆,来巩固和加强一下自己所学的知识。
宏观来说了:
1、学习的两种思维模式:①专注模式②发散模式
2.记忆力①两种记忆力系统(工作记忆和长期记忆)②记忆力方法
3.构建组块(基本步骤和方法)
4.拖延症的克服方法
㈠专注思维模式:微观聚焦,采用理性、连贯、分解的途径解决具体问题,易产生“思维定势”。
㈡发散思维模式:以宏观视角为“专注模式”提供创意和灵感。
㈢学习中两种思维模式要不断切换,才可以解决因专注而无法突破的问题,让学习更有深度和创造力。
㈣学习中“专注模式”要做打头阵,而后“发散模式”才可上场。因此,做题要先难后易。
㈤记忆的两种系统:
1、工作记忆 :对正在获取的信息进行短暂、有意识加工处理的这段记忆。
2、长期记忆:就像电脑硬盘,一旦存贮就一直待着,能否精准快速的提取出来,就需要做大量练习应用,否则在这个“大仓库”极容易找不到“记忆材料”。
把工作记忆转存到长期记忆最好的方式是间隔重复记忆。
㈥有效的记忆方法:
1.记忆宫殿法(路径记忆)
2.视觉图像记忆
3.先理解后记忆
4.书写利于加强记忆
5.肌肉记忆(键盘打字)
保持长期记忆最有效的方法是:构建组块。
㈦构建组块的基本步骤:
1.注意力集中在要组块的信息上。
2.首要理解基本概念。
3.获取背景信息,纵观全局。
㈧组块形成的最好方法是:
1.回想(有输入,更要有提取)
2.避免能力错觉(通过测试来了解到底掌握了多少知识,而不是照抄答案,感觉自己都已学会,有句话叫“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不实践永远不知道自己会了多少)
㈨克服“拖延症”的有效方法:
1.阻断信号(关掉手机、电脑各种通讯设备)
2.改变反应模式(采用“番茄工作法”,设置闹钟,在25分钟里面专注学习。是一种短暂而深入的模式)
3.设置奖励机制(在专注于25分钟学习之后,可以让自己逛逛朋友圈、浏览网页或聊聊天)
4.树立“水滴石穿”的成功信念(任何事情的成功都是长期“短暂而深入”的练习,而不是“暂时而大量”的练习,这就能解释考前不眠不休学习24小时,却没有一点进步的原因)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我认为的学习之道,就是以少积多的过程。每周精读一本书,愿自己积累很多知识,不断成长,长成自己想要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