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砚斋评石头记(全集)》读后感_1200字
《脂砚斋评石头记(全集)》读后感1200字
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
悲喜千般同幻泡,古今一梦尽荒唐。
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叙写近代民国小家户历史的同时读曹公笔下的大家户真是别有一番滋味。
关于红楼梦的评价实在太多太深,自己提笔要评的时候只能写下自己对于古今家户对比的一些感悟。红楼梦洋洋洒洒几十万字为诸位看官描绘了一幅大户人家的风月图,贾家之大,之富,非有此经历者不能写,正如书里所言,小户人家总觉得大户人家在富贵之乡衣食无忧,必是神仙一样的生活,岂不知,大户亦有大户之愁之悲,大户交际之繁之杂,人物之多之虚,事情之多之细俱是小家不能比。曹公把书中人物描绘的栩栩如生,真真是人从书中来,人入书中去。贾母之慈,宝玉之呆,黛玉之才,宝钗之贤,湘云之灵,元春之警,探春之智,迎春之达,惜春之孤,凤姐之奸,宝琴之貌,平儿之善,袭人之稳,晴雯之姿,香菱之苦,李纨之德,尤氏之豁,王薛邢之态,妙玉之傲,一一娓娓道来,让读者心驰神往,紫娟,麝月,鸳鸯,司棋都各有着笔,真真是一字不多一字不少,其他该提之人皆有着墨,丝毫不错。每每拿起书都让人手不释卷,看到贾政治家也只无限唏嘘,有贾赦、贾珍、贾琏、贾环之流,家岂有不败之理!一部贾家的兴衰史也是一个民族之鉴,欲亡其家,必先亡其人,后几回相继有人西去即是预兆,人都没有,谈何兴旺!治家在人耳。
小家虽然日子清贫,但是倒也平安喜乐,小家之喜在于吃饱喝足,小家之乐在于衣食无忧。人人都道大户好,皆怨自家太贫了,岂不知各家自有各家愁,小家愁吃饭,大家愁持家,小家无事可治,大家锦衣玉食,小家为穿衣吃饭皆事都愿做,大户为兴旺发达万事都谨慎,真是夏虫不可语冰。从小家户里反观大家户,贾府衰落是必然,人心齐泰山移,人心一旦散了,就算是大富之家也终究无力回天,在贾府,各人各有各人心,大家只顾眼前穿金戴银,从不想以后吃饭穿衣,等到家道中落却也是无可奈何,衰落只是迟早的事而已。中国一向都有家户制的传统,在家这个微型邦国里,家长居于中心负责全家大小事物,家长的作用非同小可,小家易治,大家难管,治大家着实不易,但是要想保持兴旺之家就必须时时有警惕之心,闲时不上香,忙时跑到供桌上也于事无补,而且这样又有何益,亡羊补牢,为时晚矣,时刻保持一颗敬畏之心,未雨绸缪居安思危才是治家处事之道。贾府从贾演贾源处兴起,历经几代人而不倒,除过有功有人之外,治家有方也是其一直昌盛发达的原因,从贾母之作派就可观之,不兴不成道理。反观贾赦之流,做尽了鸡鸣狗盗之事,真是可悲可叹,此家不亡,天理不容,不是曹公要亡贾家,是其自取灭亡耳。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治大国如同治大家,家治方可国治,今人再读红楼梦,钦佩曹公之才以外,更要领悟曹公之意。
一点愚论,以此为敬,方不辜负读一回书。
戊戌年秋于武汉南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