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正文

《阿特拉斯耸耸肩(套装共2册)》读后感_700字

2019-09-03 01:13:13 读后感

《阿特拉斯耸耸肩(套装共2册)》读后感700字

首先翻译很好,这么厚的大部头能从始至终的保持翻译质量相当难得,尤其看到那句"存在的东西并非就是‘不存在的东西的阙如'",足以得见译者的中文功底。
最近我有两次陷入一种意识流的恍惚状态,一次是在新国立美术馆看草间弥生展览陈设的她在纽约的创作纪录片,一次是看这本书第三部第七章约翰高尔特大段大段的演讲。恰好都是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产物,人的精神状态,所要传达和表现的张力非常相似。
兰德十分懂得把握语言的煽动性,翻来覆去地强调看法,然而我觉得这本书的巨大影响跟《汤姆叔叔的小屋》、《麦田里的守望者》之类的小说一样和当时的时代背景是分不开的。1960年代美国兴起的保守主义社会运动思潮无一不折射在兰德哲学观点,不管是小政府、自由市场还是对抗极权和专政,回过头来看当下有一种昨日重现的荒谬感。
不太喜欢现实杂糅架空背景,看起来有点别扭,文中反复出现的谁是约翰高尔特,让人想起高中时候看得一脸茫然的《等待戈多》。和戈多不同的是兰德最后点明了主旨,约翰高尔特是个人英雄主义的代言。
虽然兰德自称受到雨果陀思妥耶夫斯基等人的影响,在我看来她恐怕受经济学家的影响更大,满篇的理性简直可以代入任何一本宏观经济学著作,毕竟hypothesis of rational man理性人假设几乎贯穿所有的经济活动研究,阿尔钦更是提出完全自利,放弃所有利他选择。不过她对钢铁厂和乡村景物的描写却是很好的,山崎丰子的《浮华世家》写钢铁厂也写得很棒,女人对硬派的工厂有一种灵敏而柔和的审美视角。
残念只能三星,一是我喜欢海明威的原因之一是他的冰山理论,写作应该力求简洁,给读者更多想象空间,在写作技巧方面兰德的留白太少了,二是毕竟我赞同保罗费里曼的几乎所有经济学观点,同时也赞同他对本书的看法。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