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正文

《侠隐(姜文《邪不压正》原著)》读后感_800字

2019-09-01 20:34:17 读后感

《侠隐(姜文《邪不压正》原著)》读后感800字

看完了,只觉得这部小说同电影一样,很奇葩。

说是奇葩,一是指作者的写法。可能因为写多了散文,再加上作者借此机会怀念一下童年记忆一样,所以这片小说即使是国仇家恨,武林消逝这样比较揪心的主题,也让作者写的好像文艺版的北京旅游指南一样,翔实,景物描写的别致(有时甚至有些不必要),有一种堪比现代治愈系电影一样的美好,但没有小说该有的紧凑。而且并没有过多着墨于穷人身上,相比老舍笔下那种苦兮兮的北平,这里的北平在这样特殊的时代有点太美好了,当然这也不应该被人谴责。

第二个奇葩之处是指人物,作者人物该有的那个年龄段的特质都有了,比如主角作为青年人有了些圆滑,但说话仍然有时候显得太愣,比如德玖作为旧江湖人根据“侠”价值观说出的话,比如蓝兰作为少女该有的青春期的反复无常,比如蓝青峰说话办事的透彻,确实是大实业家的样子。

但是这些人物都没有别的小说中没有的亮点,只是做了些人在这个年纪该做的事,该说的话,他们特有的真心我看不到。这是这本书里最欠缺的地方。

最后也是想说这部小说里的优点,除却对景物描写的雅致,这部武侠小说在整个大时代的分析上有大量的史料支撑,把当时的中日局势分析的很透彻。这是一般武侠小说做不到的,甚至可以和绝大多数纯文学媲美,再者是武的写法,虽然作者也说了不喜欢大段武功招式的描写(深有同感),因此省去了很多不必要的武功描写,但这样干净利落的打法(或者该叫写法~)也很赞,想起了古龙和徐浩峰的作品。

有这样的评价其实还是根据我自己的个人口味,以及我认为重要的东西,但是作者没写出来的(人物丰满程度、小说的紧凑感,这些算比较客观的事实,主观上我有些不满作者写出在这样时代,还十分悠闲的阔佬们的生活。),有很多东西确实也是难以取舍的,因此会有这样奇葩的作品,作者可能聊以自娱的作品让这么多人争抢改编,倒也是很稀奇。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