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的,留下的读后感(3)篇

断断续续看完了第三部,打字打打删删一直在斟酌字句,思考如何表达内心的 震撼。首先莉拉和莱农在这部里边的感情戏份更加成熟,是一种微妙的关系,两个人都很优秀,可是却互相羡慕自己身上没有而对方拥有的东西,陷入一种恶性循环。很现实地反应了很多友谊外边光鲜背后丑陋的一面,也许并不是真的,但真正的友谊就是若即若离。其次,尼诺作为一个渣男真是一渣到底,处处播种处处留情,变成了他最讨厌的他父亲的样子,骨子里就有这种天然的本质存在。尼诺毁了莱农的生活,也同时解放了莱农,她一脚踏入婚姻的坟墓,挣扎着想要出来可是却没有人伸出一只手。将童年时候得不到的尼诺作为逃出坟墓的唯一救命稻草。莱农太傻了,一直在提倡解放女性,释放女权的社会,最终还是败给了现实。我觉得莱农可能以后会在尼诺抛弃她的时候和莉拉一起吐槽尼诺,真的是两个同病相怜的人。这部小说名字叫离开的留下的,其实我觉得,莱农内心从来没真正离开那不勒斯,从小深受莉拉影响,内心一直潜伏着一只小怪兽,渴望挣脱束缚,渴望释放自我。留下的莉拉也并没有安于现状,而是通过自己的方式和小时候自己做斗争。没有谁是谁的竞争对手,其实两个人都在和小时候的自己做斗争,就像当时莉拉和莱农互相扔对方的娃娃,互相挑衅去地下室挑战各自的胆量,就像两个人约好逃课一起去看海,就像两个人都同时爱上尼诺并为之撕心裂肺。都在和老城区里的自己做斗争…
离开的,留下的读后感 第(2)篇莱农努力地想摆脱莉拉成为自己,却一直在重复莉拉过去的经历。上天给了莉拉天才的大脑和令人折服的美貌,却把她困在那不勒斯破败的城区接受被蹂躏的命运。莉拉和莱农的虚荣谁也不比谁少,感情让人觉得真真假假,假假真真。两人都不喜欢,但最讨厌捧一踩一的。只有她们俩是天生一对,换掉任何一个人这段关系都不可能维持那么久!对莱农的小妹妹埃莉莎抱有好感,她在莱农和母亲间的僵局中作了一个平衡连接,她喜欢姐姐也爱妈妈。一直记得两个小细节,一个是母亲打了莱农,埃莉莎小声说:“你的眼镜没有摔坏。”还有莱农看到对自己小说批评报纸后回到家哭时,还是埃莉莎轻轻地问:“我给你泡一杯洋甘菊茶?”反正我感觉作者在写这个小妹妹时总在不经意间刻画这么一个可爱懂事的小妹妹形象,太招人爱了!
离开的,留下的读后感 第(3)篇这本书真实的可怕。被我们奉为圭臬的亲情、友情和婚姻价值随时可能一文不值,唯一不能放手的是爱情—爱情的冲动。它淘出了我们内心隐藏最深的、不敢呈现于光天之下的最私己、最原始的思想,我们不愿看到这思想萌动,却也不忍心将其扼杀。这三部曲,除了第一部少女时代古灵精怪又倔强任性的莉拉让人又爱又恨,后两部之压抑令人如同身临现实之悲剧中急欲摆脱以致“希望”周围的人“很快就会死”,翻过最后一页,再也不想从第一页重新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