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说话:新鲜有趣的话术精进技巧读后感 读书笔记(3)篇

破坏独立性么?
在地铁上,一个销售“高手”模样的中年人他,和旁边的姑娘她聊了起来。相互打过招呼之后,他说:“自己第一次到这个城市,感觉这个城市的人很是热情”。姑娘点头称是。
他又闲聊家常一样说:“你可以说出这个城市的三个优点么?”。姑娘的回答含糊又为难,俨然不想继续这个话题,或者不想继续和他聊下去。当然之后的他要扫微信的要求也是未果。
碰巧在XX角也下了地铁,听到他们一行人的谈话。听到他说起自己的套路,城市人热情是起点,问优点是为了继续话题,让姑娘维持“热情”,否则会与自己向违背。最后没有加上微信归结于戒备心。
看到这样有目的性的聊天,尝试去分析它。如果放大影响,我会用“诈骗”来形容。这已经不是平等的沟通,而是在“引导”对方为难自己。
在思考做选择时,只有自己的大脑会分析整合信息。可是有人强制的干扰我们的方式和习惯,让它落入已经设计好的陷阱。已有的独立性被击落等的体无完肤。
但是,我的想法过于天真,我的独立性还尚存么?我问自己。怎么去界定可以保护自己的独立性?是时候和自己来一场辩论了!
好好说话的套路
书中没有泛泛概述的理论,没有创新性的概念,也没有苦口婆心的劝诫,有的是一个个精准分析的范例,总是从“误区”、“小诀窍”、“使用注意”和“常用句型”来讲解。
“好好说话”之道
方法是:从错误中学,从场景中;以分析的心态学,以通融的智慧学。
权力的游戏——五维话术
五维话术包括沟通、说服、谈判、辩论、演讲。
沟通:权力的流动。
沟通偏重“理解”,目的是学会怎样体会别人的角色,照顾别人的诉求。
说服:权力在对方
说服偏重“改变”,也就是将我们的观点和立场植入对方心中,让对方按照我们的预设来想问题,并且得出我们想要的结论。
谈判:权力在双方
谈判偏重“协调”,也就是双方合作才能解决问题的情况下,让合则两利,斗则两败,在可冲突、能冲突的情况下去选择利益最大化的合作。
演讲:权力的形成
演讲偏重“表现”,目的是能够自在、得体、有逻辑地向一般观众进行讲述。
辩论:权力在他方
辩论偏重“捍卫”,也就是有理有据地维护自己的立场、回应对方的质疑。
受益教程——留给自己复习使用
1- 人际冲突时,在沟通之前先打“感受的预防针”
2- 应对别人的情绪,一、给自己做心理隔离。二、使用同理心句型。三、拦截人身攻击——我有不同意见。
3- “买时间”策略
4- 蚂蚁搬大象式道歉
5- 用反问提问引导对方;有策略的请人帮忙,一、诉求要具体。二、善意要扩大。三、让对方有选择;劝诫朋友,不问为什么,换成怎么了。
6- 拖延老板,一、真诚体谅,二、提供后备方案,三、点明短期收益。
7- 演讲,重复关键信息,留白——对不对。
8- 辩论,练就心智防身术。辩论训练对于提升反应力、洞察力和大局观很有帮助。
好好说话:新鲜有趣的话术精进技巧读后感 读书笔记 第(2)篇《好好说话》这本书买来很久。以前也听过同款音频节目,甚至还做过笔记。但是读进去后发现还是有很大惊喜的。虽然内容跟音频有重复,但是文字版,尤其是纸质文字版让我能够更深入思考。简洁明快的排版设计也让我喜欢的不得了。跟奇葩说一样,这本书也充满了如同辩论一样强的逻辑性。首先书中交代了五维话术这一概念——沟通,说服,谈判,演讲,辩论。并且在每一维度下都附带了具体场景和应对方法。其中有很多受用的点。比如在“传递坏消息的分寸与技巧”一节中,书中建议:首先要表现够专业。说话要清楚有力,眼神要直视,不要躲闪。要根据自己的职业特点经常练习这种专业性。其次,要向对方表达“愿意帮助的善意”而非“过失在我的愧疚”,态度应当不卑不亢才不会使得对方的坏情绪转嫁到自己身上。最后,注意不要主动安慰对方。另外一个很实用的章节“如何有策略地请人帮忙”,书中举出一个在火车上请他人为自家老人让座的案例,让我印象也非常深刻。书中建议首先诉求要具体,要让对方知道如果没人帮忙,就会怎样怎样。第二,善意要扩大,凸显自己对对方善行的珍惜,让对方觉得自己的好心没有被糟蹋。第三,要让对方有选择,因为没有人喜欢被强迫。以上只是其中两个我认为印象最深的两个章节,书中还是有很多针对具体场景很实用的方法。但是我认为自己还是没有读透这本书。感觉有点像高中的数学公式,虽然书上也有例题,也能看懂,但是如何判断自己真的吃透掌握了呢,那就是要在实际练习中自己体会。学会好好说话也是这个道理,不断更新的日常情境可以成为我们的练兵场,来巩固并且真正掌握这本书所传授的说话技巧。总之这是本好书,值得珍藏和回看。
好好说话:新鲜有趣的话术精进技巧读后感 读书笔记 第(3)篇#每周一本书#
说话是一门艺术,这是一项可以让很多人喜欢你,也可以让很多人讨厌你的艺术。以五维话术展开,沟通、说服、谈判、演讲、辩论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用到的,所有会跟别人对话的场景,以误区,小诀窍,使用注意,常用句型,让我理解到了语言的魅力,想想自己在说话方面真的不够有艺术,经常说一大堆啰嗦的话让人摸不着头脑,也经常词不对意,我也很羡慕那些能在适当的时候讲出小段子缓解氛围,也很羡慕那些不用说话一个眼神就能传达出深意的人和那些能心平气和说出自己的不耐烦。
庆幸的是自己在演讲这一块儿是迈出去了,能在舞台上做一个很自信的自己,喜欢听话筒传出自己的声音,只要上舞台,整个人就开始很兴奋(感觉到了病态的自己)
但是其余的四个方面都是自己的弱项,其实坦白说,真的让我很吃惊,感觉到了我自己经常掉的误区,看到小技巧,哇去,原来还可以这样操作。
「说话之伤,都是暗伤,自带缓释效果,若是无人点醒,至死不知。」
下一次说一句话之前要问自己三个问题:「第一,我说这句话是真的假的,有没有事实依据?如果是真的,接着问第二个问题:我说这句话会起到什么效果、有没有用?如果你相信会有正面的效果,再问第三个问题:我说这句话是不是出自善意,还是只是为了显示我自己独特的见解?三个问题都问完,觉得自己要说的话既是真的,又是善意,还会有用,这时候再说出来。」
终结一句话:说话前三思,说话后反思,说话中注意。让说话变成魅力,就像声音流入耳中,话意传入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