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上书店 读后感(3)篇

故事主线围绕《帖木儿》失窃展开,然后是玛雅的到来。故事中每个人物的出场都很自然,一直到小说最后揭开玛雅的身世和《帖木儿》失窃的原因,都波澜不惊,毫无违和。因为前面的每一小段的插叙很到位,没有刻意着墨引人注意,却也达到了铺垫了情节的效果。还有不得不提的是每章开头,A.J.在不同阶段写的书评,他的角色从一个厌世的鳏夫到一个充满慈爱的父亲。
个人觉得这篇小说最成功的地方是,读完觉得每个人都被爱着,都很幸福,事实上大部分时间每个人并非如此。A.J.与结发妻子安妮开了岛上书店,不久安妮因事故去世。A.J.个性偏执,不善与人交往,对供书商提供的书的内容质量有着不容置疑的标准。这让他更没有朋友,书店生意也衰退。接着视若生命的《帖木儿》失窃,A.J.心如死灰,幸得有小玛雅来到了书店,唤醒了A.J.心中的爱。伊斯梅嫁给了作家丹尼尔,众所周知丹尼尔并不怎么回家,伊斯梅流产七次一直没有自己的孩子,在怀孕五月时,丈夫的情人华莱士抱着两岁的玛雅来到她家,可笑的是丹尼尔并不知道自己有这个孩子,也不打算承认这个孩子,伊斯梅可怜华莱士母女的生活着落,于是偷了《帖木儿》给华莱士,让她卖了换取生活费。可是《帖木儿》没有来源证明,且警方正在调查失踪的《帖木儿》,无奈华莱士只好带着《帖木儿》与玛雅回来,最终《帖木儿》遗留在伊斯梅家,把小玛雅悄悄留在A.J.的书店,华莱士走向了大海...奈斯特出版社的销售代表阿米莉亚对书有独到的认识与见解,当她来到A.J.的书店推销书时,与持有不同书品的A.J.闹得并不愉快,尤其对于《迟暮花开》,A.J.坚持不能接受这样一本80多岁老人的回忆录。那时候的阿米莉亚已经30多岁,她的约会一般都不太成功,一直没有遇到那个能够得着她品味的人。让伊斯梅伤透了心的丹尼尔,最后在伊斯梅的车上,死于伊斯梅绝望的爱与车祸中...
尽管有以上如此种种,这些角色的内心依旧是善良的。A.J.因为收养了玛雅,他对玛雅付出爱的同时,也融化了自己内心的坚冰。一次偶然他翻开了《迟暮花开》,意外喜欢上了这本书,然后联系了阿米莉亚,一次愉快的邂逅让两人有了很多共同语言,也为他俩的爱情奠定了基础。兰比亚斯警长从一个几乎不读书的人,因为经常看望玛雅来到书店,渐渐爱上读书,后来和伊斯梅在一起。当他在伊斯梅家发现《帖木儿》时只是默默放回原处...直到A.J.患了脑瘤,伊斯梅主动拿出《帖木儿》,换钱给A.J.治疗。伊斯梅很爱小孩,包括玛雅,是玛雅的教母,在A.J.脑瘤去世后,她和兰比亚斯接管了岛上书店。
一个小岛,一个书店,一本最珍贵的《帖木儿》,几个人的人生。最重要的书店的传承——
他们明白:“没有书店的镇子不算是镇子”。
岛上书店 读后感 第(2)篇纸质版的书还是去年参加完美赛队长送给我的,本来打算寒假在家看,无奈十几天的假期我大部分时间都沉迷在了《三体》和东野圭吾的小说里。时隔近一年才看完……
没有惊心动魄,没有跌宕起伏。平平淡淡,安安静静,甚至丢书案、玛雅身世、AJ患脑瘤这些情节也是那么平淡,但是平淡之中又有些许淡淡的温暖。可能是我的阅历还是太少,这本书并没有尽管到我,也没有感动到我……读完之后内心很平静,就好像在欣赏一幅风景画。
“因为从心底害怕自己不值得被爱,我们独来独往,然而就是因为独来独往,才让我们以为自己不值得被爱。有一天,你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你会驱车上路。有一天,你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你会遇到他(她)。你会被爱,因为你今生第一次真正不再孤单。你会选择不再孤单下去。”
很喜欢AJ和艾米婚礼上的这段话。很喜欢艾米,喜欢她的性格、人生观,不将就,就算变成大龄剩女,在爱情上也不凑合。希望自己也能做到她这样
岛上书店 读后感 第(3)篇这篇小说有几个转折让人蛮惊喜的。
一个是以为A.J会在妻子去世后一蹶不振,性格古怪直到老去,结果玛雅的出现,把整个画面都暖化了,小玛雅聪明,善良,可爱,A.J也慢慢变得开朗,虽然笨拙,但终于尝试着融入社会,加入别人。还追求起了女主,求婚把戒指盒子扔到女主额头中间也是没谁了
第二个是如果没理解错的话,玛雅竟然是丹尼尔的女儿,前面觉得丹尼尔渣也只在对婚姻不忠对妻子厌烦,情有可原,可是竟然不认自己的女儿也没有以其他形式关心她,在出车祸时妻子受伤也没觉得有什么大不了。这就是人品有问题了,人渣一个。
第三是作为书店的经营者,A.J确实博览群书,在女儿写不出作文时给女儿的推荐书目信手拈来,也因为广泛的涉猎和女主侃侃而谈,最后因此抱得美人归。现在的书店老板不知道是否都能这么有情怀,这么踏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