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犯焉识(陈道明、巩俐主演)读后感1000字(3)篇

读这本书之前,先是看了电影《归来》,于是肤浅的、带着强烈的主观情感,对影片中的女儿丹珏产生了强烈的不解与不喜。而男女主人公之间那种经年的等待反而并没有留下太深刻的印象。读了此书,方知自己错过了怎样的一份刻骨铭心。
如果焉识与宛瑜在那一场包办的婚姻当中平平淡淡的过完一生,那这个故事无疑是一场悲剧:一个在禁锢自由的枷锁下苦苦挣扎,一个在敷衍无爱的坟墓中蹉跎年华……
如果焉识结束在美国放荡随性的生活,重返上海,接受命运的安排,那这个故事就可以走向平凡:一个游走在恩娘与妻子之间左右逢源,一个徘徊在孝道与爱敬之间委曲求全……
如果焉识意识到自己对宛瑜的爱意,是在从重庆返上海的难民船上,那这个故事就十分符合现下流行的小言套路,“破镜重圆,为时未晚”:一个激情犹存,用爱火驱逐战争这头凶兽带来的梦魇,为妻子撑起一片天;一个小意温柔,用坚韧缝补生活的窘迫,做好丈夫坚实的后盾。相伴相守,共同迎来战争结束后的风平浪静,家和事兴……
可是这个世上并没有如果,有的只是跨越了四十年的误会,那个叫宛瑜的女人不知何时竟在那个叫焉识的男人的心里埋下了一粒爱情的种子,当它生根、发芽、抽枝、繁茂,长成参天大树触碰到他心里的柔软的时候,他已经失去了陪伴在她身边,向她倾吐爱慕、忏悔错误的资格。孤注一掷的亲近,却只能给她的生活带来动荡,唯一光明正大的示爱方式,竟然是一纸离婚协议书。
终于,无期徒刑的“老几”,熬到了“自由”,满身风雪只为一人而来的时候,她的宛瑜失落了自己载满痴恋苦候的记忆,于是又一个误会开始了,只不过这一次等候的一方换成了他。
唯一一个满心满眼都是他,不会因为他被判过无期就用有色眼镜看他的宛瑜最终还是走了,上海这个他从小生长的地方竟没有一丝真心实意接纳他的地界儿了,不过余生有宛瑜陪伴不就够了么?原来到头来只有西北这片禁锢了他二十多年的土地,才能使他的余生获得真正的自由……
陆犯焉识(陈道明、巩俐主演)读后感1000字 第(2)篇是今年暑假经得闺蜜的推荐接触这本书,在闺蜜那儿借来了书,却不知是因为暑假的炎热还是静不下来的心,书看了几十百来页便搁浅了。 这次在手机上在看来,深深觉得严歌苓的文笔功底真的好得不行,什么场景都让他写活了。草原沙漠里人性的触目惊心,陆焉识骨子里文人的倔,那个社会不可言指的黑暗,周围亲朋好友的唯恐避之不及,婉喻等待的牢,等了几十年却被记忆捉弄的遗憾。那个年代真的是吃人的。把爱啊人情啊时间啊韧性啊都吃掉了。或许是女性的视角,让我觉得震撼的是婉喻,我一开始是怀疑她对陆焉识的感情的,觉得她不过是和任何一个接受包办婚姻的女人一样,懦弱地接受、服侍自己的丈夫。说爱也谈不上多爱,只有敬重和服从罢了。看到后面,我才知道她是把陆焉识的名字和一切用刀子刻在了心上。只是命运爱捉弄人,管记忆的是脑子,脑子忘了她焉识的样子,可她仍记得心上有个要回来的陆焉识。这里面每个人都是私心的,只有婉喻这个一生没有自由的女人活在了这个时代之上。她脱的一丝不挂的时候,我才知道她一直是自由的。
陆犯焉识(陈道明、巩俐主演)读后感1000字 第(3)篇这份情焉识懂得太迟,不过,幸好,婉喻一直在原地,等他归来。纵使一生离别,相逢不识,但心告诉彼此,就是这个人,我的爱人,我的家。
严歌苓讲述了一段霍乱时期的爱情,从包办婚姻开始,陆焉识就判定这终究是一个不幸的结合,出国、工作、寻花问柳,都是他逃离不幸的办法。50年代,他作为一个刚直不阿的大学教授没能逃脱抽象模糊的罪名,从此开始了大荒漠上的囚徒生涯,也是在这个时候,他慢慢发现潜藏在心中的那份感情,决心表白的念头支撑他在艰难中生存了下来,囚徒经历让他学会了隐忍,历经半生,最终归来。归来后的婉喻失忆不识焉识,对于经历一辈子分离和悲苦的焉识来说,这虽然遗憾却已经足够幸运,因为她还在等待她心里的焉识。纵使不相识也无所谓,能默默地陪着就足够美好。老陆的精心陪护似乎是感动了婉喻,也唤醒了往日记忆,就这样,又重新开始了一段老夫老妻的新生活。在婉喻去世后,老陆跟着子女生活,不过,最终他还是带着婉喻的记忆回到了那个大的随处都是自由的大草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