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正文

《纽约客》读后感_800字

2019-10-02 05:08:45 读后感

《纽约客》读后感800字

白先生的《台北人》和《纽约客》都是一读起就丢不开手,人物的刻画精致细腻且入神,每一个都性情鲜明,像从纸张里弥散开氤氲雾气,而后 楼阁起、容颜展、谪仙入凡 黎民生息 没落贵族空流离,像纵深跳入这“文影戏”里,当一个透明的旁观者,又是卷入其中在悲喜的逆流里与形形色色的人物共浮沉。
那段离我们很近的陌生时代里,旧朝 新秩 动乱 灾难 希望 毁灭,曾经沧海难为水的无处安放,身世浮沉雨打萍的飘零落魄,年轻的我们无可想象。历史里的记录又是无法分辨以及冰冷漠然的,容不下小小的个人他们的生活和情愫。正因为这一点,描述特殊时代里虚拟人生的文学记录,除了它本身的艺术魅力外,也有现实里的价值。我们为之入迷为之动情,也是因为知道,这些如隔岸观火的窥到的剪影,他们身上不知由多少真实人生投射而成。人性里美好温柔的一面是,即便无关己身,却也能激起情感所能产生的'感同身受',为之哭为之笑,脱离躯壳遁入其中。
最锥心的痛苦里,一定包含有美好与爱。挚爱的去世,乡情的断离,过往的不复,炙热的心得不到回应…… 天若有情天亦老,如若无情,也许就没有了痛苦吧。在《台北人》和《纽约客》里,可以收获许多爱的感动,和许多痛的撕裂,痛到想问一问头上那片无可奈何天,到底为何?到底要怎样?   难道上帝又无聊的想看戏,还是苍天虽仁慈亦无以为力?这个世界没有主宰,只有芸芸众生之间互相左右。
白先生大爱盛赞牡丹亭和红楼梦,在他的文字里,也感受到红楼梦的些许风采,还有同样对于红色的偏爱,诗词歌赋穿插其间,明暗复调的呼应,暗线排布和情节走向的出其不意,不仅是故事打动人,文字本身也很享受,尤其描写以前贵族富贵人家的衣着头饰家居摆件,样样都很美。再大到对世界性超越民族性问题的关注,书中三四篇的序、跋,和赏析评价写的非常好,由直觉主观的感受到客观上明白清楚手法的艺术,像听一首交响乐后,又拿到曲谱观赏,亦有许多收获,更是又一步膜拜。
注:据说《孽子》也非常赞,下一部拜读~~~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