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正文

《了凡四训(典藏本)》读后感_1100字

2019-09-05 20:25:10 读后感

《了凡四训(典藏本)》读后感1100字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命自我立、福自我求
《了凡四训》(典藏本)读后
袁了凡,是明朝一位重要的思想家。他的《了凡四训》融合其毕生的学问与修养,融通儒道佛三家思想,用亲身经历和事例,告诫世人不要被“命”所拘囿,要自强不息、调治身心、改过积善,去塑造命运。书中所强调的自我约束、提升修养,用记“功过格”的方法实践弃恶从善,是个不错的方法。袁了凡的《了凡四训》展示了非常地道的中国文化思想脉络,自从1602年问世以来深受推崇,尤其是佛教界称赞这部书为积德行善、改造命运的典范,广为印行,成为个人修行的必读书籍。
这部书原本是写给袁了凡儿子的,是一个父亲在将近70岁的时候,深情回忆自己传奇的人生故事,所总结的哲理。这样的《训子书》令人起敬。
袁了凡少年丧父,母亲命他辍学学医,以便有一技之长以安身立命。后来他在慈云寺遇上一个仙风道骨的老人,姓孔,说他有做官的命,应该去读书。攀谈之后,袁了凡才知道,孔先生得邵康节梅花与皇极真传,擅长占卜算命。对于袁了凡的学业与仕途,孔先生做了严密细致的推算,比如乡试考第几名,哪一年中举?哪一年做什么官等等,非常详细具体。袁了凡一一记下,好多年以内无不应验,连细节都非常精准。于是他相信确实人生有命。
经历人生一段起落之后,他与云谷禅师相会,这是他人生的重大转折点。云谷禅师用禅宗善恶福报义理,开导他掌握自身的命运,放弃先天的宿命观。从这时起,他彻底改变了人生观,改号为“了凡”,悟立命之说。
《四训》的第一篇就是“立命之学”。命自我立、福自我求,只要以积极的道德行为求立命之道,先天的命运可由后天的修善加以改变。这时《了凡四训》最根本的理念。
第二篇,“改过之法”。认真检讨,改过每个小的过失。
第三篇,“积善之方”。多行善事,助人为乐,命运也就随之改变。《易经》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第四篇,“谦德之效”。与人相处,谦虚谨慎,取长补短,日益精进。
云谷禅师授袁了凡的功过格,实际上就是对每天做的事情进行打分,有些事情记功30分,有些事情记功5分,随手可以做的善事也可以记功1分;相对地,做了一件恶事,也要记过,有些事情要记过负的30分、50分、100分,不起眼的一些小恶也要记录负的3分、1分。这种做法对日常的自律有很强的作用,可以一试。更多地是在心理上提醒自己,勿以善小而不为,也勿以恶小而为之。
说起来繁复,实际上,《了凡四训》其实就是一部总结了古人提升修养的守则著作。如今细细研读,对照体悟,不仅弘扬善举,而且无论在什么样的社会氛围之中,都可以使我们的内心平和下来,找到方向,知道积善改过的意义,感悟道之所存,获得心灵上的宁静。
“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此义理再生之身。”
2018-6-3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