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正文

《包法利夫人》读后感_800字

2019-09-19 19:05:00 读后感

《包法利夫人》读后感800字

原先在课上,总是听老师谈起作家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这本书,一直很好奇,

《包法利夫人》是法国作家福楼拜创作的长篇小说。

作品讲述的是一个受过贵族化教育的农家女爱玛的故事。她瞧不起当乡镇医生的丈夫包法利,梦想着传奇式的爱情。可是她的两度偷情非但没有给她带来幸福,却使她自己成为高利贷者盘剥的对象。最后她积债如山,走投无路,只好服毒自尽。

这里写的是一个无论在生活里还是在文学作品中都很常见的桃色事件,但是作者的笔触感知到的是旁人尚未涉及的敏感区域。爱玛的死不仅仅是她自身的悲剧,更是那个时代的悲剧。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写了主人公情感堕落的过程,作者努力地找寻着造成这种悲剧的社会根源。


艾玛为什么一定要死。福楼拜对于艾玛的判刑,更大程度上是对于将艺术和生活等同(或者说文学与生活)的判刑,所以基于福楼拜的文学艺术观,艾玛必须死。《包法利夫人》被后代学者视作现代主义文艺思潮的起端,我觉得关键在于生活与艺术之间关系的厘清。现实主义小说强调的是反映生活,甚至批判现实主义更要求严肃批判生活,西方的文艺理论传统基于其哲学传统,强调艺术反映论,艺术的真实来源于生活的真实。而现代主义小说并非如此,它脱离了反映论,而趋向肯定虚构。人物、情节、语言全是是虚构的,但作为小说整体却是真实的,现代小说甚只需要关注叙事本身,而与生活真实不再关联。当然,福楼拜作为自然主义小说家,并未有这样先锋观点,他的诸多小说也反映了法国当时社会环境中波澜壮阔的景象,被称为“现实主义的胜利”。其次,艾玛追求的是爱情吗?不,不是,她追求的只是审美享受,这并非有错,但是错就错在艾玛将虚幻与现实混为一谈,她过度追求于审美具象化,希望她所期盼的一切,能在现实生活中完美展现。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baisebaisebaise@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