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词话》读后感_900字
《人间词话》读后感900字
想到要评价《人间词话》这本书,突然有种“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的感觉。王国维先生就是那站在桥上的人,在我们眼中,他也成了美丽风景的一部分。而这道风景,是丰富的、有层次的,远眺近观都耐人寻味。正如我们在细读书里每一部分的时候,心底隐约感受到的触动,是源于一首首脍炙人口的古诗词,也来自王国维先生鲜明的观点和经典的阐述。
诗词是文字之美的代表。即使是在以白话文为主要表达方式的现代,引用或创作一句好诗,仍然会成为整篇文章的点睛之笔。什么样的诗、词算是好的?王国维先生在书里就通过一段段评论札记,给我们解答和启发。
诗词作品的灵魂是境界和自然,这应是全书中最重要的观点。“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真实即为境界,所言之物只有取材于生活、取材于内心,才能具备生命力和感染力。“诸家写景之病,皆在一‘隔‘字’’,写景不隔,方能即景生情、自然流露;写情不隔,方能质朴纯真、引人共鸣。
在整册文稿中,王国维几乎毫不掩饰对于李白、李煜、苏东坡、辛弃疾、纳兰容若等几位诗词大家的喜爱,如数家珍地引用着他们的作品,大到意境、小到字词,娓娓道出其中的出众之处。在王国维的眼中,写诗作词的造谐和成就仰赖于作者本身的天赋和气度,“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无二人之胸襟而学其词,犹东施之效捧心也”,爱屋及乌之心由此可见一斑。所以,通过作品去了解诗词大家,再通过诗词大家反过来了解更多的作品,对我们欣赏诗词将会产生触类旁通的连锁效应。诗词大家们就此跨越时空,以他们的性情、思想,影响着我们的性情、思想。
最后,在读诗词作品时,注重做一些同题材作品和同作者作品的对比,会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去理解和品味它。而这种多维度对比,即是王国维先生在评论诗词时所一直坚持采用的方法,比如说到南宋词人时,他称“白石有格而无情,剑南有气而乏韵。其堪与北宋人颉颃者,唯一幼安耳”。于此,日后在读辛弃疾的作品时,其“格”、“情”、“气”、“韵”为何,我们便知晓该逐句好好品味一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