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然(KK三部曲·展望)》读后感_1600字
《必然(KK三部曲·展望)》读后感1600字
变化是必然的——《必然》KK凯文·凯利
最近看了《黑镜》,所以经常会想未来的世界会是怎样……当然,凡是都有两面性,虽则《黑镜》里面的黑科技令人细思密恐,但未来的世界却未必会是这样可怕。我想破头对未来的极端想象也突不破《三体》里面的地下世界——到处可以充电,模拟蓝天光照,到处是屏幕,服务人员都是机器人,3D全息……而凯文·凯利对未来三十年的世界已经给出了一个有说服力的预测。他用十二个关键词概括了未来人们生活中最需要的十二种能力和力量:形成(Becoming)、知化(Cognifying)、流动(Flowing)、屏读(Screening)、使用(Accessing)、共享(Sharing)、过滤(Filtering)、重混(Remixing)、互动(Interacting)、追踪(Tracking)、提问(Questioning)以及开始(Beginning)。他说:“这些力量并非命运,而是轨迹。它们提供的并不是我们将去往何方的预测。它们只是告诉我们,在不远的将来,我们会向哪些方向前行,必然而然。”
凯文·凯利,这个互联网的代言人,算是为我打开了看向未来的长远眼光。他让我知道,变化是必然的,以后所有的人永远都是菜鸟的设定——在这个飞速变化和发展的时代,学无止境,每天都在突破我们曾以为的极限。他让我知道,即使进步是痛苦的,也不能止步不前。他让我知道,就像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方法比内容重要,流程比产品重要……
从书中摘录了一些重要的观点出来:
1. 变化是必然的。一切都是可变的,一切都在变化当中——尽管很多变化并不为人所察觉。行业中的所有职业将会消失,一同消失的还会有一些人的生计。
2. 在我们所处的新时代,流程完胜产品。在过去二百年里,我们最伟大的发明恰恰是科学流程其自身,而非某个特定的工具或玩意儿。这种能够产生持续改变和改进的方法性的流程要比发明任何产品都强上百万倍,因为自这种流程发明以来,我们已经借助它生成了数以百万计的新产品。产品其实是流程的外在表现,真正适应社会发展的产品是因为流程是顺应社会的。
3. 所有事物都在缓慢地分崩离析。世间万物都需要额外的能量和秩序来维持自身,无一例外。没了照料和维护,以及附加其上的额外秩序,万物无一会长存下去。生命的本质,似乎主要是维持。未来的科技生命将会是一系列无尽的升级,而迭代的速率正在加速。如果你拒绝进行不断的小升级,那么积累起来的变化会最终变成一项巨大的更新,大到足以带来“创伤”级别的干扰。(看了这里我才明白为什么我的iPad隔了一年多没升级,现在升回来以后各种难用……)
4. 永远是菜鸟是所有人的新设定,这与你的年龄,与你的经验,都没有关系。首先,未来30年中,大部分可以主导生活的重要科技还没有被发明出来,因此面对这些科技,你自然会成为一个菜鸟;其次,因为新科技需要无穷无尽的升级,你会一直保持菜鸟的状态;第三,因为淘汰的循环正在加速(一个手机应用的平均寿命还不到30天!)在新科技被淘汰前,你不会有足够的时间来掌握任何事情,所以你会一直保持菜鸟的身份。科技的动向推动我们永远追求“新”,但“新”总是转瞬即逝,在永不停歇的变化中被更新的事物所取代。满足感因此不断从我们的指尖溜走。
5. 乌托邦与反乌托邦:没有不适的世界会停滞不前;某些方面过于公平的世界,也会在其他方面上不公平得可怕。乌托邦中没有问题可烦恼,但乌托邦也因此没有机遇存在。有人不满我们被所造之物如此摆布,他们认为无穷尽的升级和变化是我们不愉快的根源。但我们还是该庆幸科技元素带来了永无止境的不愉快,我们在无止境的创造新的欲望,正是这种不满足触发我们创造,推动我们成长,让我们不同于我们的祖先。拓展自己的过程会痛苦不堪,其中定然会有泪水和伤痛。因此,当我们展望更美好的未来时,这种种相对的不适也应该考虑在内。
最后引用书中的一句话:
“此时此刻,今天,2016年(2017年也不晚),就是创业的最佳时机。
你没迟到。”